而她伸出頭去喊陶雲蔚的時候,對方卻早已頭也不回地帶著侍女走了,像是很急著回去似地。
徐氏不免心生狐疑,於是留了人吩咐道:“盯著看看陶家今日結伴來的客人是誰。”
次日,即六月初一,大宗學選錄正式開始。
考試時間一共四天,一科一日。而結果將在隨後的四天裏分批公布,也就是說最晚在六月初八所有考生就都會知道自己是否通過考校,包括那額外的兩個舉薦名額。
陶伯璋和陶伯珪報考的都是史學,所以都在初一這天考試。
當日兄弟兩個考完了回來,陶伯璋神色如常看不出什麼來,陶伯珪倒是一派輕鬆,待陶爹一問,陶伯珪才道:“先生當場抽的題目,考的是‘趙晉之會’。”
陶爹好奇道:“就這四個字?怎麼考?”
“就讓我們隨便答。”陶伯珪道,“我就寫了篇論述,說那晉王是個寵幸外戚的傻子,趙王也是個假仁義的騙子。”
陶從瑞一臉無語。
陶雲蔚在旁邊聽著,不由笑出了聲。
陶新荷道:“很好,狗子,不愧是你。”
陶從瑞擔憂道:“你平日裏在家中說一說自家觀點便罷,既是考校,還是隨一隨主流為好吧?這樣難得的機會,萬一因此為先生所棄,豈不是白浪費了你阿姐的心意?”
“無事,阿爹。”不待小弟說話,陶雲蔚已笑笑道,“先生既是讓隨便答,那自然怎樣都答得,自來拜師亦是擇師,合得來的才有那師生緣分,彼此勉強不得。”
陶從瑞無奈,轉問陶伯璋道:“那你呢,又是如何作答的?”
陶伯璋笑得坦然:“我不及阿珪擅長評史,隻就蒙山大戰分析了一番雙方優劣。”
“阿兄後來講給我聽了,寫得特別好!”陶伯珪迫不及待地道,“而且我大概打聽了一下,目前所知與阿兄寫同樣題材的隻有不超過三個,我若是先生,至少也得在他們幾個裏挑一個出來,阿兄勝算極大!”
眾人聽了都不禁十分高興。
陶伯璋含蓄地道:“也不好這樣說,總之盡力了,且等等結果吧。”
陶雲蔚見兄長羞赧之中亦明顯帶了幾分信心和期待的神情,心下失笑之餘,也充滿了希望。
然而當六月初四史學考校結果公布的時候,陶家人卻大為意外。
入選名單上陶姓之人隻有一個——
陶伯珪。
第50章 直言
陶伯璋自回來之後便顯得情緒有些低落,話也沒有怎麼說。
陶伯珪見狀不免心中有些忐忑,主動找了陶雲蔚表示自己不需要家裏幫他慶祝什麼,還問她應該如何寬解兄長:“阿兄雖說讓我不要亂想,可我看得出來他心裏不好受。”
陶雲蔚也覺得有些奇怪,自家兄長的性格她是清楚的,就算是兄弟兩個隻一人中選,他心有失落是正常,但卻不該是這樣的表現才是,就連苟兒都看出來了他心情不好。
況他又不是個心胸狹隘的人,苟兒能入選,他必定也是真心為小弟高興的。
她並沒有陶伯珪身為當事人的那種小心翼翼,轉頭直接去找了長兄,開門見山地便直問道:“阿兄,你心裏有什麼事莫不要瞞著家裏人,苟兒看出你鬱鬱不樂,連自己中選都不敢高興,生怕你會因此對他有隔閡,難道你希望如此麼?這大宗學考校本就不易,這回不行,下次再試過就好了。”
陶伯璋一愣,當即說道:“你們莫要胡思亂想,與他沒有什麼關係。”
陶雲蔚立刻抓住了他話中關鍵,問道:“那是與誰有關?”
陶伯璋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