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1 / 3)

年,你是不是覺得有些巧?”

“嗯。”陶雲蔚不動聲色地道,“而且,她知道你。”

陶曦月一時不明。

“一個人,若是真地隻願沉溺往昔,心如止水,不想與外間有任何接觸。”陶雲蔚道,“便不會有興趣知道這些。所以——至少,她對崔家應該是一直有些關注的。”

“況且,”陶雲蔚忖道,“她又何必非要來崔園放這盞燈?”

陶曦月愣了愣,不由地朝正在河邊放燈的陶新荷看了眼,頗有疑慮和擔心地說道:“那當年之事果真沒有十二娘說得這麼簡單了。既然多多少少都是與崔少卿那位故去的兄長有關,莫非這‘五年’與那‘五年’之間,真有什麼聯係?”

“現在還不好說。”陶雲蔚凝眸看著自家小妹的背影,慢道,“需得再看看。”

她話音落下,舉步上前去喚了兄長陶伯璋到旁邊說話。

“阿兄,上次你用的那兩個幫閑再幫我找一次吧。”陶雲蔚道,“我看他們辦事機敏,口風也緊,正好有樁事要他們去做。”

——“聖上到!”

隨著內官的一聲通傳落畢,清涼殿裏眾人紛紛站了起來。

不多時,齊皇李峘便在一僧一道的左右陪侍下出現在了坐台高處,隨後又在他的示意下,那僧人和道士雙雙退到了殿中,一個掛著菩提珠,一個持著玉柄拂塵,各自向著殿中人施了一圈禮。

“都坐吧。”皇帝壓了壓手,心情似是很不錯,“今日禱生宴,殿中已經道鑒法師和無虛道長做法加持過,以佑眾卿生安。”

難怪這些食物彌漫著一股香火氣。

陸玄無波無瀾地朝立於殿中的兩人看了一眼,又無波無瀾地收回了目光。

“朕近來研佛求道,身心俱暢。”皇帝飲下第一盞酒後,開口說道,“此皆為法師和道長之功。朕打算在廣慶門外新修兩座寺觀,一名弘業,一名長生,此事便交由起部去主持吧。”

他這話說得輕鬆又隨意,如暢然在品味杯中釀,直到幾息之後,席間眾人才反應過來這是皇帝在下達辦事的口諭。

起部掌曹和樓宴兩人立刻站了起來,拱手恭聲領命。

昭王李徽與丞相陸方對視了一眼,前者隨即站起,朝著皇帝恭敬禮道:“父皇,既然修建弘業寺意義非凡,依兒臣看,其製不應貧於都中各寺——兒臣願認捐五十萬錢,以表心意,祈祝父皇早日得成大道之法。”

皇帝眉梢一揚,麵上已露喜色,正要說話,又接著見晉王李征站了起來,對他禮道:“兒臣祈祝父皇千秋永續,願認捐二百萬錢修築長生觀。”

他這話一出,昭王並陸方等人不由愕然。

皇帝已笑著點了點頭。

李徽眉頭微蹙,隱露懊惱之色。

寧王李徹、燕王李徍此時也相繼站起,說道:“兒臣也祈祝父皇大道得成,願認捐三十萬錢修建弘業寺。”

“好,好。”皇帝笑得彎了眉眼。

康王李徠不緊不慢地起了身,嗬嗬笑道:“兒臣覺得阿弟們的祈祝都十分之好,願認捐十萬錢修築弘業寺和長生觀。”

李徍頗無語地看了他一眼。

“父皇,兒臣也認捐!”一個充滿了稚氣的聲音從眾皇子中最末席處忽然傳來。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樓妃所出,今年剛滿八歲的李德。

皇帝哈哈大笑:“小阿奴也要認捐?朕倒是不知,你哪裏來的錢?”

李德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說道:“兒臣的東西都是父皇和外祖父還有舅舅給的!”

“你這小機靈鬼,敢情是讓朕和你外祖父他們幫你捐呢?”皇帝口中如此說著,臉上滿是寵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