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猶豫太久,便走上去,從昭王手裏抽出了絹軸,然後重新平整地放到了李峘麵前。
“你們……要朕蓋璽也可以。”李峘說,“但不要傷害樓妃肚子裏的孩子,朕盼了很久。”
陸玄朝李衍看去。
李衍道:“兒臣明白父皇的心情,還請父皇相信法真。”
李峘點點頭,取過玉璽,頓了頓,終是咬牙蓋了下去。
寶元四十七年五月初五,皇帝下罪己詔,讓位於救駕有功的第五子安王李衍,著其繼位之後掃平樓氏亂黨,以慰大齊江山。
第123章 黃雀
陸方站在殿外,看著四周林立的軍中將士,還有廣場上那一灘灘尚未來得及清理的血跡,心中說不出來的複雜。
風裏的血腥味還有些濃,若不是因著那滿目殷紅和這刺鼻的味道,他幾乎都要以為此前所見通通都是一場夢境。
他萬萬沒想到陸玄把他們都騙了,還有崔湛,他看當時崔旻那個反應就知道,崔家人恐怕也是被其蒙在鼓裏。
陸方朝旁邊一群身著玄色甲衣的人看去——那些,是安王從南郡帶回來的親隨部曲。
就算是喬裝改扮,但李衍暗中帶了這麼多人進京,若無衛尉寺相幫,也絕不會這樣順利。
陸方收回目光,轉頭朝立在身畔的陸玄說道:“若先前我們堅持不肯擁立安王,你是否真地會如你所說的那樣做?”
那從陸玄口中說出來的短短幾個字,所謂“父殺子,抑或子弑父”,不過就是在威脅昭王等人,若他們不肯識趣,那就隻能對天下人再換個說辭——
早前是:樓氏謀逆,昭王救駕有功,皇帝順理成章地讓位。
這是陸玄給昭王和陸方等人的說辭。
後來李衍出現了,不必明言,昭王和陸方也都看出來了陸玄是想把說辭改成:樓氏謀逆,聖上早有察覺,故暗中令安王回京救駕,然後順理成章得成皇儲。
但若昭王不肯罷休,或是其他人要替昭王爭一爭,那這說辭也許就成了:
樓氏謀逆,聖上暗中令諸子困敵救駕,不料昭王等人亦與其勾結,欲行叛逆之事,昭王弑殺君父,為安王所殺。
又或者後半句也可換成——聖上一怒之下斬殺昭、寧、燕三子,傳位於安王。
而無論是用的哪一種說辭,最後所有的仁孝美名都會落在安王身上,如此,一個德才兼備的新君便會盡得人心,而還堅持擁護昭王的臣子自然就有了亂黨餘孽之嫌。
歸根結底,隻因今日在宮中出頭與樓氏相抗的是昭王黨。
他們自以為將計就計,胸有成竹地坐在那裏,等著樓黨借弘業寺那群僧人之手發動亂局,然後再反過來製敵,他們就這樣衝殺在前,卻不料黃雀早已在後。
陸玄似乎並不意外他會有此一問,平靜回道:“若昭王有這個膽色,我也不至於棄他至此。至於二兄你,我相信你更明白何為‘大局’,不然那冤死的女娃,還有已故的皇後殿下,豈非都要去你夢中哭一哭?”
陸方閉了閉眼。
“那之後你們打算怎麼辦?”他問。
陸玄道:“這話二兄應該去與新君商量,你才是丞相,我不過閑人一個,哪裏管得了這麼許多。”
陸方一愣,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他,半晌,才開口道:“你是說……我?”
“二兄,”陸玄望著遠方,幽幽說道,“你我是兄弟,有些話我不對你說,隻是因知道你我話不投機,但那並不意味著別的什麼。你是有能力勝任此位之人,如今暗夜初明,你該去做些你真正當做的事了。”
紫宸宮偏殿內,李衍正在召見康、寧、燕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