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法羅群島大海戰(2 / 3)

好在奈特將全艦隊分作三個梯次,真正的主力在中間,前後各有先遣艦隊和殿後警戒艦隊。

先遣艦隊遭到埋伏,但是卻不是英國主力艦隊,奈特立刻判斷英國主力艦隊肯定就在附近,並且正在快速靠近他們。

於是,奈特下令中軍迅速展開防禦陣型,並派出一支分艦隊前往救援先遣艦隊。

不過,經驗豐富的沃爾特並沒有選擇直接去攻擊荷蘭海軍主力,或許他有些緊張和擔憂吧!總之,此時的荷蘭艦隊要比英國艦隊強大。沃爾特必須充分利用伏擊的機會盡量多的去消滅荷蘭戰艦。因此,沃爾特選擇先攻擊荷蘭艦隊的殿後警戒艦隊。

當上百艘英國戰艦出現在荷蘭殿後艦隊的側後方時,奈特頓時傻眼了。他本以為英國海軍主力會出現在他中軍的左翼或者右翼,向英國艦隊攻擊荷蘭先遣艦隊那樣,來一次主力大決戰。不曾想英國人會決定先去攻擊殿後艦隊。

荷蘭海軍殿後艦隊共計三十餘艘戰艦,多為巡航艦,戰列艦不過四五艘而已,且多為老式戰艦,奈特一直是把他們當做炮火來準備的,不料今天真就當了炮火。

英國主力艦隊出現在後方,雖然沒有搶占“T”字頭橫位,但是英國人占據上風向,可以肆意向下風向的荷蘭戰艦開火。加上英國為主力戰列艦,幾次齊射後便將這隻炮灰殿後艦隊給打散了。

當荷蘭殿後艦隊被打散後,很多英國戰艦便自行脫離艦隊戰鬥序列,爭搶著圍毆落單的荷蘭戰艦,意圖很明顯,他們在爭搶敵人的財富。

好在沃爾特嚴令主力戰列艦編隊各艦不得參與搶劫財富的行動,否則正規軍的海戰就變成土匪搶劫了。

占據上風向的英國艦隊向下緊壓荷蘭艦隊,奈特不得已,隻好頂著艦隊減速的壓力,轉向西全艦隊各艦打橫,準備決戰。

按照奈特對戰列線戰術的理解,就是將一直分艦隊排成一線,以側舷火力攻擊敵艦。此時,英國海軍占據上風向,想要搬回劣勢,奈特就是這樣想的。

然而,沃爾特卻更深的研究過中華帝國皇家海軍的先進戰列線戰術,更為此萬裏迢迢的跑到中華帝國海軍軍官學校進修了一年,同時還向聯合演習的中華帝國海軍將領討教經驗,隧對於戰列線戰術的理解遠比奈特深。

此時沃爾特占據上風向,而奈特擺開陣勢,組成對英國艦隊的“T”字頭橫位,似乎處於有利開火位置。然而,沃爾特分析。荷蘭戰艦還使用過時的火繩作為火炮引信,在今天的大風雨天環境下,戰列線威力不足。此刻英國艦隊占據上風向,如果順風下壓的話,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衝入荷蘭艦隊陣內,並將對方分割成幾十段,同時英國艦隊也會從被動的“T”字頭豎位一下子變成有利的“T”字頭橫位。

沃爾特的想法不是偶然,在中華帝國海軍學校的圖書館裏便有逆勢改變“T”字戰術的經典戰例可循,因此沃爾特決定大膽一試。

當沃爾特的命令下達後,所有英國戰艦的艦長們都皺起了眉頭,很多人都認為沃爾特瘋了。

然而,沃爾特的想法卻得到了在英國艦隊內觀戰的中華帝國戰地觀摩團人員的一致認可。中華帝國戰地觀摩團的軍官們都是軍校高材生,他們自然都知道沃爾特的戰術早就出現在經典戰例當中了,因此他們支持沃爾特的決定。

英國各艦軍官對於中華帝國戰地觀摩團的決定自然是十分認可的,因為中國軍官一致都是他們的教官和朋友,是值得他們信賴的。

因此,在各艦稍作遲鈍後,紛紛開始執行沃爾特的戰術命令,全艦隊順風下壓,直衝荷蘭艦隊中軍。

英國主力艦隊有五十八艘主力大型戰列艦,編做六支分艦隊,打頭的都是英國君王級頭等戰列艦。

而荷蘭主力艦隊擁有103艘大型戰列艦,編做五支分戰隊,布置在第一梯次的便是荷蘭的共和國級頭等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