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營的匠人對於火器這一方便的了解還是不夠,真正了解和熟悉火器製作的的人反而是前朝的匠人們。”

東珠知道自己這個想法十分大膽,但事實的確如此。

“皇後是說將為前朝效力的匠人們也納入我們新式火器製造營的選拔當中?”康熙雖然有顧慮,但是也明白前朝在火器方麵的成就的確是清朝比不上的。

東珠肯定地點頭。

“前朝滅亡,大部分製造火器的匠人們都隱姓埋名了,一小部分現在繼續為反清複明那夥人效力,僅憑這些人,清軍也吃了不少虧吧,上次圍剿那夥人在京城的窩點是就是這樣,還差點傷及到了皇上您的龍體,您這些匠人能沒有有點本事在身上?”

康熙發現皇後總能想到一些他想不到的妙點子,究其根源,應該是因為皇後比他和朝堂上的那夥人想法更加包容。

“但朕該如何取信於他們,亡國之恨可不容易消解。”

東珠笑了笑:“那些匠人可不姓朱,匠人窮極一生不就是為了那一顆匠心嗎?隻要我們能激發他們的匠心,何難他們不送上門來?”

想到這裏東珠突然熱血沸騰起來,她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她記得康熙在位期間有過一次大閱兵,不過是在首次南巡和寰宇統一之後,應該是在康熙二十四年,那為什麼不趁此機會把閱兵提前呢?

“皇上,臣妾記得先帝在時曾經定下過三年一舉的製度,規定了大閱典禮的時間,但是皇上您自登基之後忙於整頓朝綱,這個祖製就擱置了下來,我們何不借此機會舉行一次大閱兵,在展現我們大清強盛兵力的同時,也趁機將新式火器又推到人前!”東珠越說越興奮。

東珠一條一條地給康熙舉例大閱兵的好處,“當大家親眼見到了新式火器的威力,不僅可以招攬到追求匠心的匠人們,還能趁機打擊逆賊們的氣焰!另外這也能安定民心,提升我們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皇上您覺得如何?”

“朕真的是小瞧皇後了,有此謀略,可以皇後為女兒身。”康熙目光灼灼地捕捉著皇後飛揚的神情。

“多謝誇……”東珠對康熙抱拳想要謙虛一下,看到康熙的表情,臉上的興奮瞬間消失,一臉嫌棄。

“皇上您口水流下來了。”

康熙尷尬地收回眼神,“咳……皇後此言有理,此時朕會好好考慮,另外朕沒有記錯的話今天是十五吧,按規矩朕今晚該去皇後宮裏,也是因為朕前一陣子太過忙碌,竟讓後宮某些人誤會了皇後您不得朕寵愛,不如……”

“不如皇上您賞臣妾兩箱黃金吧!這樣大家都知道您還是記掛著臣妾的。”東珠接上話,打斷了康熙的癡心妄想。

康熙麵上一僵,生硬道:“朕如今連坤寧宮進都進不得了?”

東珠搭下眼皮冷漠地對康熙解釋:“德貴人母子三人如今都住在坤寧宮,主子多,奴才們都手忙腳亂的,皇上去了恐怕招待不周,所以皇上您還是別去了。”

康熙知道這是皇後的借口,但如今二人之間不再是單純的帝後關係,為了以後還能好好地共事,康熙隻好不情願地借坡下驢。

東珠對於康熙現在的識情知趣很滿意,神清氣爽地離開了乾清宮。

東珠前腳剛走,康熙後腳就下了旨意。

坤寧宮。

“德貴人生育有功,被升為嬪位,冊封禮後辦,但是責令德嬪今日就搬離坤寧宮,說是怕壞了規矩……”宿雨和清園也被烏雅氏這蹭蹭往上升的位份驚到了,在東珠耳邊念叨。

東珠隻想告訴她們兩個格局小了,這還不算快呢,曆史上明年烏雅氏可是要被封妃的,東珠嫌這兩個丫頭煩人:“行了,別這麼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實在好奇的話就去幫著德嬪收拾東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