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燕名揚收購了另一家有一定知名度,卻尚算小眾的高端奢侈品公司。他不打算讓二者各自為政,而是要把它們逐步整合起來,最終做成一個更有影響力的品牌。
兩邊各有能人,風格不同,都希望能在合並後猛壓對方一頭,保留自己的話語權,把對方的資源吞下來納為己用。
這段時間,燕名揚一直在忙這件事。他跟兩邊關係都不錯,卻始終一絲口風也沒鬆。
“燕總,剛剛沈老師找我要了一張後天O雜誌社的活動入場券。” 二號與沈醉聊完,進來向燕名揚彙報。
燕名揚正在細細查看市場調研的報告,聽到隻隨意嗯了聲。他在報告旁批了幾個字,意為調查有疏漏,需補充或重做。
“你剛剛說什麼?” 把反饋發回去,燕名揚方才抬起頭,“沈醉怎麼了?”
“沈老師,要了一張O雜誌社的活動入場券。” 二號說。
“哦。” 燕名揚點了下頭。
他這才想起來,那天似乎有條沈醉的微信,他沒有回。
點開手機,燕名揚發現沈醉也沒再發新的內容,聊天記錄停留在那個可愛的表情包上。
八成是從裴延那裏接收到了警告,有小情緒了。
燕名揚沒再管這條信息。他放下手機,繼續看工作報告,“沈醉這兩天怎麼樣?”
“聽說...” 二號猶豫片刻,“沈老師今天早上去找季承宇了。”
“什麼?” 燕名揚眉頭一皺,“季承宇?”
“是的。” 二號想了想,小心道,“可能是因為上次那個拍攝吧,估計出片前還有需要溝通的地方。”
燕名揚審完報告,信筆簽了個潦草的揚字。
煞是好看,筆筆鋒利,沒有分毫的剛柔相濟。
燕名揚很忙或者心情不好時就會這樣,因為完全沒有耐心簽完全名。
-
兩天後。
燕名揚一早便帶著公司裏的骨幹到了O雜誌社。在晚上的宴會開始前,他還先要召集雜誌社和奢侈品牌兩邊的人一起開會。
O雜誌社藝術風格上的靈魂人物是季承宇,每一年的開年封麵都是“O”的新Logo,均由他拍攝。
他曾在采訪中說,“O”是一個大繁至簡的符號,看似圓潤,實際上棱角越多的正多邊形才越接近它。
對這種玄乎其玄的藝術理念,燕名揚毫無興趣。
“今天叫大家來呢,” 燕名揚一手撐著桌子,坐在主位。他摸了摸下巴,“主要是初步商討一下未來的方向。”
“我還是那句話。先提想法,再去論證它是否合理,最後落到實處。”
燕名揚身上有一種天生的領袖氣質,讓人既畏懼,又臣服,渴望在他手下施展才華。
季承宇的藝術理念與主流市場相去甚遠。他喜歡簡潔持久的東西,崇尚本真質樸,厭惡過度雕飾和跟風。
他今天準備了200頁的PPT,闡述到一半時被燕名揚打斷了。
“你的東西很有想法。” 燕名揚說,“但很可惜,我看不懂。”
“如果連我都看不懂,我也不認為它能給我們帶來大規模的市場。” 燕名揚指了指投影幕,“坦白說,我對藝術不太有興趣,我需要看到足夠多的市場數據。”
奢侈品公司的高管是個油頭粉麵的中年人,連忙笑道,“燕總,我們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
燕名揚嗯了一聲,複又看向季承宇,理性道,“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明白。” 季承宇目下無塵,唯獨對燕名揚十分尊敬。他張了張嘴,“可是革命性的藝術創新,原本就是需要試驗的。”
“不懂,不代表見了之後不喜歡。”
“可是,創新隻能摸著石頭過河。” 燕名揚無情道,“我不可能拿大筆的錢去打水漂,隻有初步嚐試取得了成功,我才能考慮大規模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