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青頷首:“我知道,我是準備做個新的行當。”
顧青青早兩年因為生意去了江南一趟,在那裏認識了一位女掌櫃,姓方,家裏世世代代養蠶。
這位方掌櫃性子不拘小節,正好對了顧青青的脾性,兩人很快就相熟,隻是生意上的往來並不多,畢竟顧青青做的是吃食買賣。
直到前年夏天,這位方掌櫃除了養蠶,還開始在家中搗鼓起宋錦來。好不容易弄出來樣品,就托人帶了幾匹送到了顧青青這裏。
因為是頭一次做,花色便暗了些,失去了宋錦色澤華麗的特點,但勝在質地柔軟,韌性也佳。
祁母倒是覺得剛好,因顧青青不常穿鮮豔顏色,這幾匹宋錦,大都給她做成衣服,剩下一點料子,又順帶給祁望做了兩身。
顧青青穿在身上也覺得不錯,知道方掌櫃還在發愁花色的問題,便在信裏出了幾個點子,又畫了幾個樣式比較特別的花色。
方掌櫃聽從她的建議,反複試驗了好幾個月,終於把成品做出來了。
現如今,她家的宋錦在江南也算小有特色,規模也在持續擴大中。
顧青青此次過來京城,也是想做做倒賣生意。反正自家的商船,主要還是在江南那邊的地界跑,拿貨也很方便。
顧青青甚至還計劃著,在江南那邊請些手藝好的繡娘,做些成衣,那就更加好賣了。
她心裏掙錢的點子不少,隻是要想一一實施,需要耗費不少精力,這都是急不來的事。
從東市回來後,離太陽下山還有些時候。
顧青青直接去了京城最大的一家牙行,她打算先買個鋪子暫住著。
祁望現在住的地方過於簡陋了些,小就算了,主要還是不方便,洗澡都是在灶房旁邊搭的一個草棚子裏洗的。
顧青青昨天下午湊合著洗了個頭和澡,嫌棄得不行。
她也不是個不能吃苦的人,但她掙這麼多錢,實在犯不著過這種苦日子。
所以今天跟著丁三順逛了下京城,有了大致的了解後,便過來置辦產業了。
對於鋪子的地點,顧青青倒是不挑,東市西市都可以,隻是不能太偏了些。她既是開門做生意,這鋪子自然得顯眼。
除了買鋪子,顧青青還打算在京郊外買莊子,以後用來砌工坊,做養豬場等等。
這事得先讓牙子打聽著,看看周邊有沒有著急出手的主家。
牙子明白今天這是來了一樁大生意,忙不迭應承著。
顧青青這些年,錢是真沒少掙,偏偏還不露富,就連祁母現在都不知道她究竟攢了多少錢。
顧青青也不是特意攢,隻是她也確實沒有什麼花錢的地方,最大的一筆便是買商船了,現如今還已經開始給她往裏賺錢了。
和牙子溝通好後,又留了祁望的地址,顧青青這才和丁三順一起回去。
她今晚上可不打算再跟祁望繼續擠一間屋了,昨日要不是為了等祁望回來,她老早就背著包袱去住客棧了。
顧青青身上帶了不少銀票,生活方麵,並不會虧待自己。上京這一路,她都是挑最好的客棧住。
再者,祁望現如今幺蛾子也多,還不怕挨揍,顧青青目前還沒什麼好法子治他,自是不願意跟他多待。
所以等祁望從翰林院回來時,顧青青早就沒了影,就連她那匹馬,都被她帶去住寬敞的馬廄了。
一路緊趕慢趕回家的祁望,見顧青青沒等他,一顆雀躍的心當即冷了下來。
丁三順安慰著:“青青姐她人雖去住客棧了,但心裏還惦記著望哥呢。今天下午她去了牙行,準備置辦個鋪子,估摸著是想讓你以後住好點的地方。而且她走時,給我留了不少銀兩,讓我以後給你多做幾個葷菜,給你補補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