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上,丁三順正在召集車子,準備拉貨。
他提前收到了顧青青的來信,一直在心裏算著日子,估摸著這幾天就能到。所以他平常沒事,都會過來碰碰運氣,果然今天下午就把人給接到了。
而船老大也開始指揮船員們將船艙裏的貨物搬下船,這些東西要先卸到小河莊,等夜裏再重新歸置一遍,明日清早,再拉到鋪子裏,準備營業。
因碼頭距離小河莊沒多遠,沿著外麵的這條大路,往前再走個一刻鍾就能到地方了。
繡娘們也就沒再等著坐車,紛紛跟著顧青青和祁母,步行前往小河莊。
船老大指揮船員將貨一路送到了小河莊,又另外留了人在碼頭上看守商船,其他人便都可以自行休息了。
顧青青離開的這些日子,祁望和丁三順也沒少幹活,山坡上又加建了好幾間房子,剛好能供船員們休息。
至於那十來個繡娘,因都是些女眷,便另外安排到那個兩進的宅院裏住著。
這幾個月,丁三順已經和附近的佃戶們都混熟了,就一會的工夫,便請了好幾個手腳麻利的大嬸過來做飯。
眾人吃完飯後,各自回去休息。
次日清早,顧青青便帶著祁母等人進京,丁三順則是留在小河莊繼續打理瑣事。
一行人到達鋪麵時,已經快中午了,祁望自是不在家。
顧青青放下行李,先帶著祁母參觀了下前麵的鋪麵。
她心裏還是有些忐忑的,雖說離京前,她已經把自己的要求告訴了祁望,但就怕他來個自我發揮。
所幸祁望還算聽話,目前的裝修效果並未偏離她之前的設想,奢華中又不落俗套,風格在整個京城裏,算是特別了。
下午,祁望終於回來,祁母時隔大半年,總算見到了兒子,自是喜不自勝。
祁望這些日子,雖說也忙,但心情不錯,吃的也好,經過兩個月的調養,身上總算長了點肉,不像之前那般單薄了。
第49章
至此,一家人才算是團聚了。
當晚,祁母做了一桌子的拿手好菜。
祁望許久沒嚐到祁母的手藝了,吃得大為痛快。
桌上除了他們一家,還有兩位三十來歲的婦人,皆是顧青青從江南聘來的管事,對於綢緞生意是極有經驗的。
她今日將她們從莊子上帶來,也是想提前為開業做準備。
鋪子雖裝修好了,但還沒有規劃好貨品的擺放位置。
除此之外,招工事宜也不能再耽誤了,需得雇上幾個對京城的情況了如指掌的夥計和管事才算穩妥。
因顧青青心裏惦記著明天要做的事,吃飯時,話便少了些。
被顧青青臨時拉來的兩位婦人似是也覺得拘謹,快速用完飯後,便借機回去整理倉房。
顧青青因還有事要交代她們,正好她自己吃得也差不多了,便緊跟著散了。
很快,桌上就隻剩下了母子二人還在閑話家常。
直到天色徹底黑透,祁母才想起來祁望明早還要上差,忙趕他回去休息。
祁望也不多留,順勢起身。
正好,他今天都沒跟青青說上幾句話。
然而等他從飯廳裏出來時,對麵房裏的燈早就滅了。
祁望垂下眼瞼,歎道:罷了,來日方長……
*
翌日,祁望從翰林院下值,顧青青已經不在城內。
她下午便回了京郊外的莊子,畢竟繡娘們都是大老遠從江南請來的,可不能輕易怠慢了。
雖說莊子上還留了個丁三順,但他到底是個年輕男子,難免有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