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1 / 3)

淺。

皎皎剛剛和離,短短幾日的相處, 自不會萌生出這樣深厚的情誼。

顧琰輕哼一聲,越發覺得傅珩不是好東西。

顧玫眼觀鼻鼻觀心, 知道兄長已到了瀕臨爆發的邊緣, 她生怕顧琰大發雷霆,失了顏麵。

顧琰以前在豫南任職, 去年才調到洛陽, 未曾麵過聖, 他今年才二十有三,有的是麵聖的機會,今日若鬧的太難看,以後麵聖時恐怕就收不了場了。

顧玫趕忙對傅珩道:“你快出去吧!”

小姑娘眉眼盈盈,殷殷切切的瞧著自己,饒是傅珩保護欲再強烈,也無法拒絕她的要求。

傅珩“嗯”了一聲,提步向門外走去,步態沉穩,正氣盎然,毫無被人當場撞破不堪的窘迫之態。

房門被闔上,顧琰大步走到顧玫跟前,大剌剌坐到她對麵,瞥了一眼尚且包著鳳仙花葉子的指甲,陰陽怪氣道:“你們倒是好興致。”

顧玫知道兄長有一肚子牢騷要發,遂低下頭,如一個犯了錯誤的孩子,隻等著大人訓斥。

“老實交代,你與鎮國公和離可否跟剛才那人有關。”顧琰拿出長兄的氣勢,灼灼的盯著顧玫。

顧玫趕忙搖頭:“鎮國公寵妾滅妻人盡皆知,且他人品低下、最善過河拆橋,我瞧不上他的為人,這才決定與他和離。”

說起過河拆橋,顧琰深有體會。顧玫大婚前,傅玄安隔三岔五就要到顧府去,逢到年節,更是殷勤,金銀布帛像是不要錢一般往顧府送。

待成了親,除了到洛陽奔喪,傅玄安再未到踏足過顧府,他想借顧家的勢,隻要有顧家姑爺這個名頭就夠了,得到了想要的,他便立馬就變了臉色。

傅玄安著實是個過河拆橋的小人。

最耿耿於懷的事情得以解決,顧琰內心的別扭之感總算消減了些許,顧家是世家大族,滿門忠正,最看重人品。

顧玫若真是在和離之前和人有了首尾,便是不要顧家數百年累積出來的好名聲,顧琰也要登門向傅玄安致歉。

他輕咳一聲:“剛才屋內這人姓甚名誰?”

顧玫自不敢將傅珩的真實姓名告訴顧琰,她含糊道:“李行。”珩去掉王便是行。

顧琰繼續盤問:“你與這李行可是早就相識了?”

顧玫點頭。

顧琰冷哼一聲:“你從小便是姊妹中的典範,熟讀詩書,知書達理,怎的成了親反而糊塗了,以前你是鎮國公府的主母,便是要到外麵拋頭露麵,結交的也應是名門婦人。”

“除了鎮國公的長輩,旁的外男你見到了能識得便行,又如何能與人熟識?

你與李行如此親昵,無需言明,便知是你之前沒有分寸,失了體統。至於那李行,雖生的人模狗樣,觀其行事,卻是個孟浪的,你盡早與他斷了,否則我便將你帶回洛陽,讓父親母親親自教養你。”

顧琰言之鑿鑿,有理有據,機敏如顧玫也無法辯駁,隻低著頭不言語。

見她這副模樣,更加坐實了顧琰的推測,顧琰倏得站起身,扯開交椅便要往外走,顧玫眼疾手快扯住他的衣袖,慌忙問道:“哥哥要去做什麼?”

顧琰冷哼:“教訓那個登徒子,讓他以後再不敢登你的門。”身為兄長,顧琰比誰都希望顧玫能再尋一段姻緣,快快樂樂的過完這一生。

顧玫可以再尋一人終老一生,但不能再重蹈覆轍擇一個人品低劣的男子為伴。妹妹如今是當局者迷,身為長兄,在這樣關鍵的時刻,他必須替妹妹做出正確的選擇。

顧玫重重歎了一口氣,原以為把傅珩支出去就妥當了,沒成想顧琰眼睛裏半粒沙子都容不得,愣是要幫她“撥亂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