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謝移風的心神不寧在很大程度上預示著天佑國即將發生什麼難以控製的事,會是什麼?
謝移風隨手揪下幾根草葉進行卜卦,通過卦象發現這次的災難是順應天道而成, 並非人力可幹預。
謝移風便不再多算, 如今的天佑國局勢還算穩定,不出意外的話, 這次的天災應該能安然度過。而且他和葉遠閑遲早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他也要慢慢不再插手這方世界的變化。
這樣等兩人攢夠功德離開的時候才不會牽扯更大的因果。
暖房建起後第一批種植的就是小麥,這裏的小麥有六個品種, 葉遠閑還要通過最後的對比和雜交找出最適合種植的兩種來。
小麥大多都種植在北方,但北方也有海拔高低的區別。像樂康縣這樣雖說地處北方但實際氣候暖和、海拔較低、多水源的北方和荒漠沙海的北方有本質的區別。
最終挑選出來的兩種小麥種要在適應北方不同的地域環境之下,盡量提高產量。
九月過半的霜降這天, 村長手裏提著自家老伴兒種的大蘿卜上了謝家的門,他倒不是來提什麼無理的要求,隻說看在同村的麵子上,若再有上次賣包穀種子這樣的事, 方便的話就提前知會一聲,村裏人也好做個準備。
他的態度十分誠懇, 帶著幾分老人家特有的慈愛,即便葉遠閑對他的這態度談不上喜歡, 但不可否認的是比起之前的李石虎來, 現在的這任村長確實盡到了一村之長的責任。
他的性格也的確適合現在的遊落村,最起碼從他當上村長的這幾個月村子裏發生口角鬥爭、拉幫結派的情況緩解了許多。
葉遠閑也不是那等絲毫不通人情的人, 他們兩個既然選擇在這裏安家,那麼他也不介意給這裏帶去些許的便利。
況且村長是個聰明人, 葉遠閑也願意和他打交道:“包穀的種子確實沒有了, 不過別的種子還有一些, 就看村長要不要了。”
聽著這話的村長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點頭表態:“要要要,二位先生是有大本事的,不管是什麼種子二位隻管開口。”
葉遠閑和謝移風將人領去了暖房裏,暖房根據太陽照射的角度砌著斜牆,頂上蒙著兩層薄而透光的油紙,既保證了暖房裏植物對光源需求,也將暖房內的熱度聚攏,讓暖房內始終保持在一個適合植物生長的溫度。
村長隻遠遠見過暖房,頭一次踏進暖房的門就被眼前的場景震撼,大約有四五分地的小麥金燦燦的,麥穗壓彎了麥杆,微微垂著。
村長忍不住上前一步將一個麥穗握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讓他咧嘴大笑:“好穗子,好產量,這麼一穗都頂得上今年我家種的兩個穗子了,這得多長多少斤糧食呀?”
聰明如聰長此時已經猜到了葉遠閑的意思,這個好消息砸得他腦袋暈乎乎的,說話的時候都帶上了顫音:“二位先生,這小麥種子怎麼賣?大概有多少斤?”
葉遠閑道:“就村長看見的這些,具體多少斤還沒打出來我們也不知道,不過不管謝家收多少種子,都和賣包穀種子的規矩一樣,每家限購三十斤。”
村長一聽這規矩也不覺得意外,按照尋常的小麥收成一畝地應該在六百斤左右,謝家這些小麥產量高但麵積太小,總共收下來有個六百斤已經算是豐收。
若是謝家再留個幾十上百斤自用,那麼挪出來的可能就隻有四到五百斤。按照每家三十斤左右賣,頂多隻能賣二十家。
而村裏一共有六十三戶人,能買到種子的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