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雲: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秀甲天下”、“峨眉天下秀”等美稱。
除卻其旅遊業的可觀價值外,更值得一提的,便是與華夏民族引以為豪的中國武術有極大淵源。
在中國武術界,三大根本發源地,一曰少林,一曰武當,再者便是道教聖地——峨眉山。而峨眉派,不僅僅出現於小說中,更不是一個以女弟子為主的教派,在曆史上,峨眉武術的創始人為戰國時期“白猿祖師”司徒玄空所創,而峨眉派起始於宋代,其鼻祖為“白雲禪師”和“白眉道人”。
經過千百年歲月的洗禮,峨眉派早已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峨眉武術雖然已傳於世間,卻不過是皮毛中的皮毛。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時代,峨眉山在世人眼中,僅僅是一個旅遊景點而已。
但在峨眉山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世外桃源”,存留著一個隱世門派——紫軒閣。峨眉派解散後,真傳弟子散落世間,而那些忠於峨眉派的弟子卻始終不願離開峨眉山,便隱居於此。到了清末年間,十數位隱居於峨眉山的峨眉後人,尋到了散落於世間的二十多名峨眉後人,於是商量將峨眉派興起,三十多個峨眉後人在世間收集了一百多名根骨不錯的孤兒,帶回了峨眉山,再次創立了峨眉派,數年後更名為“紫軒閣”……
一直到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年代,這個門派仍舊存在,而構成紫軒閣的門人,每一個都是孤兒,在他們長大後,一部分仍舊留在門派中收徒,另一部分,便是回到塵世間,組建自己的家庭,去尋找自己向往的生活……
這裏,古香古色,建築滄桑,兼並這現代文化與古代生活……
……………………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寒冬,中國四川峨眉山,紫軒閣,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地方。
清晨,天蒙蒙亮。這裏的空氣顯得格外清新,靜謐顯得如此嬌脆,蟬翼般仿佛那麼容易破碎。幾縷陽光打在道場上,隨著一名中年武師的鑼聲,學徒們淅淅瀝瀝的來到了到場中央報道,十分鍾後,所有學徒們已排好了隊,由各師門下的大師兄點名。
“報告師叔!越鵬門下到齊!”
“報告師叔!越雲門下大弟子莫無下山曆練,其餘人到齊!”
武師聽著眾人的回報,不時點著頭。
“報……報告師叔……越空門下,莫楓未到……”越空門下的大師兄鬧著頭彙報道。
武師拍了拍腦袋,歎了2000口氣,道:“唉……又是莫楓……”
“沒……沒辦法……”大師兄一攤手,無奈道。
武師怒目一蹬,怒道:“CAO!不就是不起床嗎?不起床你TM不會叫啊!”
大師兄嚇得一縮脖,忙解釋道:“您又不是不知道,莫楓師弟他有起床氣,在他沒醒的情況下驚動他……後果很可怕……”
武師閉眼洗了一大口冷氣,緩緩的吐了出來,寒冽的天氣,將武師吐出的熱氣格成了一縷白霧。
“都去自行活動活動筋骨吧!”武師擺了擺手,等大家都散開活動後,武師一拳砸在了身後的牆上。
“師弟,何事如此動怒?”一位麵容和善的白須獨臂老者走來,他,沒有左臂。
“大師兄!”武師尊敬地喊了一聲老者,道:“越空師兄,別怪師弟多嘴,您門下的莫楓又沒來,師弟看在越空師兄您的麵子上,已經寬恕他好多次了,但他屢次晨練不報到,天天睡到日照三杆,日後師弟我如何服眾?練武者若都像他這般,那紫軒閣離衰落之時也不早了!”武師說罷,往石墩上一坐,呼呼的喘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