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一塊地裏一年種下來便可收獲三種農作物。

等到與冬小麥輪作的玉米進入成熟期時,時間也便進入到了農曆七月中旬。

玉米也進入了成熟期。

農學院學田裏種植的那一批玉米,是要留作種子,來年放到官田裏去育種培育的。因此學田裏的玉米便是到了可以采摘食用的階段,也依舊無人去碰。

不過學田裏的玉米不能動,林立文這莊子上,獨屬於他私人的卻是可以的。

所以等到林立文那莊子上的玉米成熟後,京中眾官大人們家中果然都紛紛收到了那位林大郎派人送來的兩根玉米。

以及,玉米的各種吃法。

隻是收到玉米的諸位官大人們,表情卻並不是那麼的好看。

一官者甚至還憤怒的喊道:“這個林大郎!當真是越來越摳門了!”

“真該讓那些番人們好生瞧瞧,這林大郎是如何“大方”的!”

“……”

要說對於林立文摳門一事,這麼多年來,京中貴人們其實早就已經習慣了。隻是這一次,林立文玉米隻送那麼兩根,但是食譜卻喪心病狂的給了他們整整兩頁!

不僅如此,那林大郎為了更好的推廣番人玉米,他還在每一種玉米做法後麵做了口感點評。

京中貴人們也一直都知曉林大郎書念得並不好,但他這菜譜點評卻很是到位。

說實話,大家被他那些評語確實勾起了興趣。

但正是因為起了興趣,眾人才越發覺得林立文此舉甚是可惡!因為他們是得了食譜,可是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玉米啊!

所以在京中貴人們眼中,林立文這次的舉動簡直是明晃晃的了,就差沒直接跟他們說,想要玉米啊,快去找他購買!

但不得不說,這番人所帶來的名喚玉米的糧種,生時瞧著漂亮。待到煮熟後,那股香味更是極其的濃鬱又勾人。

使得那些前麵還在指責林立文摳門的官大人們不自覺的便吞起了口水來,而大人們都這樣了,就莫說家中那些小兒們了。

“爹,這是何物,聞著好香啊!”

“爹,我想吃……”

“爹,你給我吃一口吧!”

“爹……”

父母愛子是天性。

所以大多數父母在孩子麵前,永遠都是沒有抵抗力的。這也是從古至今,為何小兒們的生意都能一直好做的原因。此刻,那些在朝堂上和在公事上如何手段強硬的官大人們,麵對自家小兒時,也都露出了他們最為柔軟的一麵。

“好,爹這就拿給你吃。”

林立文一家隻送了兩根玉米,想要將他一並送來的那兩頁食譜上的吃法一一試過是絕無可能的。因此好些官大人們猶豫再三,也最多隻選擇了兩樣。

其中水煮直接食用的這種最能體現食物本身味道的吃法,也是官大人們選擇最多的一種。

官大人便命仆從拿來了小刀,將煮好的那根玉米切成了數段,還是盡可能的往小了去切。然即便是這樣,家中小兒們一人分了些,父母又分了兩段後,再輪到他們這做父母的,便隻剩下最尖端的那一小段了。

玉米的味道確實很不錯,但要跟它煮熟時所散發的那股濃鬱的香味比的話,口感這一塊便沒有那麼驚豔了。

不過此時玉米還是個新奇食物,聞著玉米的香味,又是一家子湊一起分食著少少的玉米,在玉米的口感上便無形之中加分了不少。

而清水煮味道都這般不錯了,拿來和肉或是骨頭燉煮時,便不止是那玉米好吃,便是那湯吃著都帶著一股玉米獨有的清甜味。

燉湯用的便是最後一根玉米,所以便也如之前的那根一般,在官大人的吩咐下,仆從將其剁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