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吻她了。
很輕柔又很纏綿,讓她知道他很喜歡她、沒有任何狀況值得她擔心。
“路上小心,”他的氣息是溫熱的,讓她一遍一遍反複心動,“……到家給我電話。”
……然後寒假就在跟暑假一樣的無聊中開始了。
甚至比暑假更無聊,畢竟幾個月前她跟他還沒有那麼親密、而且那時還能靠做家教掙錢來排遣一下,現在處在過年前的時間連這個機會都沒了,她每天都是閑得發慌。
電話不是時時都能打,因為家裏時不時就要來親戚——天知道,她們家還不到九十平米大,爸爸媽媽兩邊的親戚卻都有很多位,今天來一位明天來一位,有時候不巧還要撞上,使那個不大的小客廳顯得更加擁擠了。
“熙熙有出息啊,考上那麼好的大學!”
這是她聽得最多的一句話,無論哪位親戚來都要這樣拉著她的手誇讚,而父母無論聽多少次都會像第一次聽到那樣眉開眼笑。
“A市是大城市啊,熙熙畢業以後怎麼打算?能留在那裏嗎?能拿到戶口嗎?”
這個展開也很固定,尹媽媽已經能對答如流:“現在說這些還早呢,反正先讀個研吧——哎呀,我們熙熙也沒什麼別的優點,就是讀書好,她在大學裏成績又排在最前麵,保研肯定是沒問題的了。”
這就是大人之間關係的微妙之處了。
按理說上門來的親戚關係都是近的,可講到底還是兩家人、相互之間總要攀一攀比一比——尹媽媽就跟自己的妯娌關係處不太好,每次見到她和丈夫的弟弟一起上門都忍不住要跟對方來一場勾心鬥角,比孩子顯然贏麵最大,她就總忍不住把女兒的優秀拿出來反複吹噓。
這就是尹孟熙的嬸嬸怎麼都比不過的了,她也有個女兒、比尹孟熙小一歲,去年剛剛高考,發揮得算不錯也就隻考上當地一個三本,跟A大當然比不了。
“喲,那真是不錯,”嬸嬸的語氣是克製不住的酸,既要認侄女的優秀又免不了想找幾句她們家的不痛快,“不過現在研究生也不值錢了,那大城市也不那麼好留,熙熙一個女孩子光靠自己怎麼能行?還是得嫁得好——對了,熙熙找男朋友了嗎?”
尹媽媽噎了一下、遇到了一個頂不太回去的點,但還是很有氣勢地說:“她才多大?談什麼戀愛?小孩子就該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學習好了什麼都好了,以後找了好工作登上更大的平台,那好女婿多得是了!”
……又不忘再強調一遍女兒學習好。
“那也得注意別耽誤了,”嬸嬸還是嘴硬,“老鄭家那個閨女,記得吧?之前考到北京去了,多出息啊!後來怎麼樣?三十了還沒找著對象!在大城市買不起房漂了那麼多年,最後還不是灰溜溜地回家了?找了個中學當老師,三十好幾還單身,多可惜!”
口若懸河地說完,又扭頭看著尹孟熙,提點:“咱們熙熙可不能學她,得在大學裏就找個好男孩兒,最好是家裏條件好的當地人,一畢業立馬結婚!”
盡管當時尹媽媽對嬸嬸的言論表現得不太重視、還笑著說她“太誇張”,可其實對方那番話是說到她心裏了——是啊!在大城市留下多不容易啊,不嫁個當地人怎麼買房子?要是真跟老鄭家那個女兒一樣三十多了還嫁不出去,那在他們這個小城得有多丟人!
因此嬸嬸走後尹媽媽就變了一副臉孔,什麼雲淡風輕談笑自若都不見了,拉著女兒的手慎重地坐在廳裏,又追問:“熙熙啊,你跟媽媽說實話,你在學校裏談朋友了沒?”
尹孟熙呢?
早在剛才嬸嬸說那一長串話的時候就想到肖至了——當地人,有戶口,條件好……樣樣都符合,此外還很優秀很英俊、對她也非常好,無論怎麼想說出來都會讓她和家裏人很有麵子,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說不出口,此刻媽媽關起門來問她,她也還是說:“……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