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真,是因爲他勉強算得上一塊古玉,說他假,是因爲這塊古玉是做出來的!!”駱天直視將軍的眼睛:“做舊,我想將軍一定聽說過。”
將軍點點頭:“沒錯,以新做舊。”
“之所以說將軍的這塊玉算得上古玉,因爲它至少是清代的玉器。”駱天接著說道:“可是將軍收到這塊玉時,恐怕說法並不一樣吧?”
“沒錯,據稱這是宋代皇室出品,隻有皇室的人才有資格擁有,後麵爲清朝皇室所收藏,直至八國聯軍打到北京,這塊玉才流傳到了民間。”將軍看向這塊玉,麵色複雜。
“可惜的是清朝出了一個奇人,人稱扣兒爺。”駱天笑著說道。
“叩兒爺?”將軍對這個名字陌生得很,畢竟是業餘古玩愛好者:“他是清朝的什麼人?”
“叩兒爺是古玩圈內對他的稱呼,他是幹隆生人,最擅長的就是玉器造假,他把那些毛坯玉也就是玉器的半成品和一些細碎的鐵屑攪拌在一起,放在大水缸裏,然後將煮開了鍋的老醋猛然澆灌下去,這也叫“淬醋”。封好了以後埋在潮溼的地方,等十來天的工夫取出來,再埋到人多的路下麵,讓人踩來踩去,一直等到兩三個月以後再取出來,這時候,玉器上麵的紋路就是是鐵斑鏽而且呈暗紅色,最後再用開水煮上一煮,這樣就完成了。”
將軍聽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哪裏能想到,區區一個造假,居然要花費這樣的功夫,這樣的耐性:“那麼,這樣的玉鑑定家們無法辯別嗎?”
“那倒不是,假的就是假的,這是古玩界的唯一定律,這樣的玉拿在手裏把玩幾年,也是會顯形的,不過……”
“爲時已晚!!”將軍熟練地運用了中國的一個成語。
“沒錯。”駱天暗自稱讚這將軍好學,以這把年紀把世界上最難的語言學到這個地步實屬不易了。
將軍臉上突然現出一餘狡黠之色:“既然幾年後才能發現,那麼你是怎麼一眼就看出來的?”
駱天真的吃了一驚,果然這將軍有過人之虛,三言兩語中就挑出了自己的破綻,剛纔自己一看這玉,就發現情況比較異常,第一,這玉確實籠罩在綠光之中,不過這綠光卻較平時的略淺,第二,上麵浮現的數字顯示是清幹隆時期,光憑這兩點,駱天還不能肯定這是叩兒爺的傑作,介理細看之下,就不難發現,這玉上麵的一層“沁”隱約有些要腕落的樣子,雖然細微,可是沒能逃過駱天的眼睛,再加上將軍說起這玉的來源,他就更有把握了。
這得感謝魯泰安,魯泰安曾說過,民間流傳,叩兒爺的傑作曾被清朝的皇室收進皇宮裏,這就對得上號了。
將軍雙眼逼視駱天,臉上因爲抓了駱天的“漏”而漲得通紅:“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難道是糊弄我的嗎?”這將軍連糊弄兩個字都搬出來了,真不知道這中文老師是怎麼教的。
駱天將玉擺在將軍麵前,指著一虛說道:“將軍,請看,古玉的光澤不是一般的玉能夠比擬的,半成品玉缺少的正是這一部分,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將軍,您看這玉的最外麵一層是否有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