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幅畫,看上去隻是一幅普通的山水圖。
從畫麵來看,畫風清逸自然,格調淡雅,不難看出作畫者作畫時的心境也是非常愜意。
畫上並沒有如其他畫那樣有題跋和詩句,以及作畫者的簽名與蓋印,看上去這隻是一幅純粹的山水畫。
但吸引文青注意的,並不在於那幅字畫的本身,而是在於文青的眼睛。
說也奇怪,就在剛纔,當文青的目光剛剛投到這幅畫上時,他猛然覺得右眼內一陣譟勤,腦內甚至還能清晰地聽到眸內銅鏡發出一陣不安份的鳴音。
這是怎麼回事?
自神鏡入眼之後,文青能夠感覺到右眼明顯起了很大變化,那就是他的右眼就被賦以異乎尋常的異能,能夠看到常人無法看到的事物。
就比如上次在龍泉路口遇到碰瓷事件,他便是通過神鏡之眼,回看到了老太欲要碰瓷的一幕。
這一次,右眼內銅鏡又有強烈反應。難道……這幅山水畫有什麼異乎尋常之虛?
心懷疑惑之下,文青又盯著那幅畫盯看了半天,除了感覺右眼中的銅鏡反應更爲激烈之後,似乎也不能看出這幅畫有什麼異乎尋常之虛。
“小文,讓你久等了,給,這是兩萬塊,請查收一下。”
文青正盯著山水畫發呆,便見張老已提著一疊鈔票走了出來。
“小夥子,看不出來,你對字畫似乎也有些研究啊!”
見文青如此專注,張老不禁淡然一笑,說道。
“沒有什麼……”
被張老如此謬讚,文青倒是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頓時難堪地一笑,說道:“我對字畫一竅不通,隻是覺得這幅畫畫風獨特,爲何不見作畫者署名?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
“這幅畫啊,畫風確實很奇特。不過很可惜,隻是一幅贗品罷了……”
張老顯然對字畫很有研究,一聽文青提及,當即來了興趣,笑著說道。
“贗品?”
文青一聽,不覺有些心驚,如果這真是一幅贗品,那當是沒有什麼價值。而自己右眼中的銅鏡,何以對一幅贗品,有這麼大的“興趣”?
“不錯,這確實是一幅贗品。”
一見文青麵露驚色,張老笑著說道:“這幅畫的原品,乃是出自唐朝‘大李將軍’李思訓之手。
李世訓是唐朝宗室之後,以戰功聞名於時,曾擔任過唐朝的武衛大將軍,其畫風精麗嚴整,以金碧青綠的濃重顏色作山水,細入毫髮,獨樹一幟。
在用筆方麵,更能曲折多變地勾劃出丘壑的變化。法度謹嚴、意境高超、筆力剛勁、色彩繁富,顯現出從小青綠到大青綠的山水畫的發展與成熟的過程。
它和同時期興起的水墨山水畫,都爲五代和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奠定了基礎。
李思訓一生作畫數量不多,卻都是精品,《宣和書譜》記載有《山屆四皓》、《春山圖》、《海天落照圖》、《江山漁樂》、《羣山茂林》等十七幅,怎奈現在大多已經散佚。
國家文物館僅見他兩部畫作爲《江帆樓閣圖》和《九成宮紈扇圖》。”
張老興致勃勃地向文青傳輸著自己的淵博學識,說到此虛,頓了頓之後,才指著牆上那幅畫說道:“這幅畫,仿的正是李思訓的《春山圖》,前年我去北京出差,在潘家園閑逛,偶爾看到了此畫,覺得仿得不錯,便花了兩千塊錢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