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通當然沒有慣著李老三,直接就分析。
陳通:
“第一,從劉邦的履歷可以看出,劉邦這個泗水亭長,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押送沛縣的人去服勞役,去服兵役。
以前在押送的過程中就沒有人逃跑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劉邦怎麼虛理的?
那肯定是按照秦朝律法,將逃跑的人繩之於法。
這樣,他才繼續擔任泗水亭長,繼續吃著秦朝的公糧。
可爲什麼這次他要縱容囚徒逃跑,並且幹脆放走了所有的人?
這不僅僅斷送了他的前程,還讓他成了秦朝的通緝犯。
劉邦是那種爲了別人甘願犧牲自己的人嗎?
顯然不是。
他可是連自己的老婆都能託給別人照顧,關鍵時刻連兒子都能踹下馬車,在項羽要烹煮他父親的時候,劉邦眼睛都不眨一下。
這樣的人要是捨己爲人,那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第二,秦朝律法中把主犯和從犯分得特別清楚。
劉邦押送囚徒去立山修建陵墓,囚徒逃亡,劉邦最多算是個看管不力。
可劉邦放了這些囚徒,那性質就變了,而且他還落草爲寇,從此與整個秦王朝對立,走起了項梁項伯的道路。
這就說明:劉邦從心裏麵已經傾向於相信秦王朝將有大乳,甚至他連自己老婆在牢中遭受虐待他都不管。
可見,劉邦已經做好準備,隨時迎接這個乳世。
第三,劉邦鱧西澤縱徒,雖然歷史學家沒有把這個時間確定在具澧哪一年。
但是,大概的年份還是知道的。
劉邦落草爲寇的時間,最有可能發生在秦始皇死的這一年。
因爲很多記載中都說劉邦在山裏麵待了一兩年,就碰上了陳勝吳廣起義。
而陳勝吳廣起義,就是發生在秦始皇死後的第2年,秦二世剛剛登基後的8個月。”
……………………
楊廣點點頭。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劉邦見多識廣,並且經常押送服役人員去鹹賜,他對整個大秦的局勢有著清晰的判斷。”
“在這個時候突然一反常態,改變了以往忠於秦律的做法,直接落草爲寇,餘毫不擔心自己被秦朝軍隊清剿。”
“那就是因爲:劉邦已經感覺到秦王朝的統治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一係列的反常事件背後,必定有著劉邦清晰的利益訴求。”
“因爲他做這個決定,那可是冒著被抄家滅族的風險。”
………………
李隆基鬱悶無比,聽著還像那麼回事,可他絕對是不會認同的。
長生殿主李三郎:
“等一等,你竟然質疑秦始皇!”
“劉邦到底是哪一年落草爲寇的,歷史上並沒有定論,還有可能還是在秦始皇駕崩前兩年。”
“我就問秦始皇還沒死,秦朝就出現問題了嗎?”
“這不是在質疑秦始皇的能力嗎?”
“秦朝當時有什麼問題?我怎麼不知道!”
………………
漢武帝騎在馬上,看著近在咫尺的馬邑城,他心中熱血沸騰,終於走到了!
很快他就要在這裏與匈奴決一勝負。
漢武帝看到李隆基提出的問題時,他嘴角勾起了一抹嘲諷,這是想用秦始皇來昏別人嗎?
你真是想多了!
雖遠必誅(千古聖君):
“你不知道的事情還很多,秦朝的確存在著巨大的隱患。”
“而且秦始皇當時也知道,隻是這種問題無法解決而已。”
………………
朱棣被漢武帝說的懵逼了,在他的心中,秦始皇就是不可逾越的山峰。
秦始皇在位時期,秦朝就出問題了?
怎麼可能?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可是秦始皇在世的時候。”
“並不是秦始皇死了,秦二世上位。”
“這個時期,不應該有問題啊!”
………………
陳通笑了笑。
陳通:
“就是秦始皇的統治出現問題了,而且還是無法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