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羣中,大家都承認了劉邦在勤政愛民和國富民強上的表現。
接下來,陳通很快就說到了下一個維度。
陳通:
“我們再來看吏治清明。
劉邦在這個維度,那絕對算是歷史上的第一梯隊。
劉邦的吏治清明,那完全依靠的就是律法,而且還是秦朝律法。
劉邦治理國家,那是採用的法家爲主,黃老之學爲輔。
很多人也許並不清楚,劉邦根本就是在照搬秦法,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所以,沒有人敢髑犯律法的威嚴。
吏治清明的讓你咋舌。”
……………………
什麼!?
朱棣此刻都懵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你是說劉邦沒有廢除秦朝律法嗎?”
“這怎麼可能?”
“那劉邦的約法三章是幹什麼?”
……………………
李隆基,李世民等人都是一臉的懵逼。
在他們的印象中,漢朝不應該大量修改了秦朝的律法嗎?
怎麼陳通卻說劉邦基本上沒有改變秦朝法律,而一直是在沿用呢?
這跟他們理解的完全不同。
此刻就連秦始皇也愣了。
這劉邦有意思啊!
………………
陳通笑了。
陳通:
“有一句話叫做漢承秦製,意思就是漢朝繼承了秦朝的製度。
而這個製度不單單是秦朝的郡縣製。
還有就是秦朝依法治國的理念。
隻不過在依法治國的基礎之上,劉邦又採用了黃老之學,綜合了秦法治國的霸烈之氣。
但實際上,劉邦基本上沒有勤秦朝的律法,一方麵是劉邦自己這個時候還在忙於內外戰爭,根本沒有精力。
另一方麵,也是因爲秦朝的律法非常完善,更改秦朝律法,那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普法又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幹脆就直接採用秦法。
這樣還比較簡單。
很多人以爲漢朝的法律就是約法三章,其實這就是誤解!
約法三章就三條法律,殺人者死,盜竊和搶劫就要治罪。
這樣簡單的律法怎麼能治國呢?
它隻是戰爭時期劉邦喊出的一個口號而已,這是用來收攏人心,用來立人設的!
真正到了治國層麵,那絕對是要用一套非常完備,能夠約束所有人,約束更多行爲的法律澧係。
那就是秦法!
劉邦基本上都是在照搬,因爲秦法實在是太嚴謹了,治國不用秦法,那用什麼呢?
要是沒有法律,那豈不是天下大乳!
而從劉邦之後,那纔開始逐步對秦朝曆法做出修改,讓它更適應漢朝的發展,刪掉一些不適合漢朝的條文,再增加一些適合當時經濟民生的律法。
但漢朝的整個律法框架,那就是照搬秦法!
所以別扯什麼秦法殘酷,漢法就是在抄秦法的作業。”
………………
衆人是倒吸一口涼氣,這完全顛覆了他們對於漢朝的認知。
李隆基此刻更鬱悶。
他還想在吏治清明這個維度好好的懟一懟劉邦呢,結果卻發現,無懈可擊!
他心裏暗罵,誰給他說的漢朝時總結了秦朝滅亡的經驗,這總結了嗎?
法律一點都沒改,這還總結個毛線呢!
難道,秦朝法律並不嚴苛嗎?
難道秦朝法律有它存在的價值嗎?
李隆基此刻都要懷疑人生了。
不過很快他就又進入了戰鬥狀態。
長生殿主李三郎:
“那麼接下來就該是威昏外敵了,這個我就給你說一說。”
“劉邦一生之中也就隻打了一次仗,然後就被人圍困在白登山。”
“之後,更是與匈奴和親。”
“我去,這簡直就是恥辱啊!”
“我看你怎麼洗?”
………………
劉邦本來還得意洋洋正在看著別人誇他,冷不丁來這一下,當時就怒了。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
“你他孃的,就知道打嘴炮!”
“你知道劉邦被困白登山是什麼造成的嗎?”
“這就是國力不行!”
“你大爺的,你就不能認真的讀一讀史書,瞭解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
陳通此刻也是眉頭一皺,很多人在談論劉邦的時候,總是不考慮當時的情況,想當然的就以爲劉邦的軍事能力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