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書內涵我,有意思。(1 / 1)

竟然有人開書來懟我,真是....幹得漂亮!

我就喜歡這麼剛的人。

昨天書友讓我看看有什麼之狼的書,我去掃了一眼。

我笑了。

寫歷史科普文,這可是我開發的流派。

雖然成績不怎樣,但咱要說第二,估計沒人敢說第一。

據說,他還是歷史係的高材生。

哈哈,想要內涵我,碰瓷我,我隻想說,這真是想多了。

今天,我就給你們展現一下真正的技衍。

我不是學歷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我不是學歷史!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是學經濟學的。

在顛覆這本書中,陳通使用的分析方法,你們也許還不太會用,我就用這件事,給你們現場分析一下。

從經濟學角度,預測一下結果。

1.消費者心理分析。

消費者都有獵奇心理,所以,對先進入市場產品,有著好奇。

但當好奇消失後,後進入市場產品,那就吃不到第一波紅利。

他的書不能超過我一個大的層次,就不可能在競爭中勝過我。

這就是市場先來者的紅利。

所以,他的書沒有我的書成績好。

2.錨定效應。

看了我的書,就會形成一種價值觀。

再看其他人的書,就會不自覺的比較。

要是三觀不合,本能就會排斥。

而歷史類的讀者就那麼多,有了心理的一個判斷標準,這想要超越,就不是那容易的事。

3.市場分析。

我的書雖然在科普歷史,但我還有經濟,軍事,文化,權謀,縱橫。

可以說,賣點很多。

賣點多,受衆就會多。

他的書,目前來看,隻科普歷史,還是那種沒有邏輯的歷史資料堆積。

這受衆就少了一大截。

4.產品定位。

歷史科普文,主要是把枯燥的歷史知識,變成有趣的故事。

我這個雖然做的不是太好。

但閱讀障礙不太大。

但他的嘛,歷史文獻堆砌,這比論文更加的枯燥。

能看進去論文,誰還看小說呢?

5.需求分析。

物以稀爲貴。

我的書裏滿滿的都是幹貨,有很多有用的東西,在這個市場來說,暫時還是稀缺的。

他的東西,就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

看多了就會膩的。

讀者要看什麼?

看資料嗎?

讀者看的是結果,看的是邏輯自洽,看的讓他們感到新奇和滿足,能夠刷新他們認知的東西。

而不是專業名詞解釋。

6.同質化競爭。

市場上出現同類產品,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那很容易就被淘汰。

所以,纔會出現差異化定位。

但想要靠著否定市場先行者來獲取市場份額,那真是想多了。

因爲市場先行者,往往就會形成一條護城河。

甚至,市場先行者,會成爲一種軟性的標準。

綜上所述。

我判斷出。

他跟我屬於同質化產品,都是歷史科普文,但他的賣點沒我多,所以受衆比我少。

而我又佔據了市場先行者的優勢,再加上錨定效應,具有標準的護城河。

所以,根據經濟學,作者創作的行爲心理學分析,我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他的成績絕對沒有我好!百分之百肯定。

第二,他的書一定會太監。

第三,他的書大概率超不過80萬字。

第四,他的書甚至剛上架就有可能會切書。

學習知識,就要學以致用。

我如果分析錯誤,我加更一百章!

如果我分析對著,各位觀衆老爺給咱一波打賞唄。

另外,他反駁我的觀點,我也會一一解釋。

槓帝陳通,怕過誰?

我非常期待,他用成績狠狠的打我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