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去而已。
他是個大度的人,但這個時候他也忍不住吐槽,以前“翼”知名度不夠的時候,季軟粉絲口口聲聲說他貼著季軟炒,但是他們拿不出證據。
可現在,“翼”已經足夠紅了,貼著他炒的人變成了季軟,要找證據的話,網上一搜就有一大堆。
季晏甚至不想去嘲笑,因為他覺得季軟這樣真的挺可悲的,完全沒有這麼做的必要。
即使還有粉絲在拚命洗他沒有炒作,但粉絲們心裏真的不清楚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季晏一直覺得偶像和粉絲之間應當建立一種良性的關係,偶像要給粉絲的喜歡以支撐,不管是作品上還是行動上,而不是做了錯事之後把粉絲當成刀,即便粉絲一遍遍洗腦自己偶像沒有錯,可他內心最深處必然還是清醒的,隻是主動選擇盲目而已。
“這應該叫沉沒成本?”方嶼道。
“方老師怎麼突然這麼有文化了?”陸葦忍不住吐槽。
“我一直很有文化,謝謝。”方嶼瞅他一眼,“我可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能因為我長得帥就忽略我的才華,這對我的才華不公平。”
季晏&陸葦&謝鳴軒:“……”
沉默。
第89章 準備中
當然,季晏可以不計較季軟貼著自己炒作,但互聯網畢竟是有記憶的,以往季軟營銷時嘲諷季晏的話被網友們原封不動地還給了他。
季軟倒好似並不在意一般。
他似乎鐵了心要借著《超能飛人》的機會重新殺回娛樂圈,隻不過他原本走的是貴公子型偶像路線,現在則改走受時尚圈青睞的青年演員路線,季軟的長相並不算特別出眾,但在季家多年養成的氣質和時尚品味卻相當不賴,這個月裏,他出席了多家奢牌的大秀和時尚晚宴,和時尚博主們也建立起的親密的關係。
從這個角度看,季軟其實是個相當有本領的人,在人際交往這一項上,他要遠遠強過季晏。
不過季晏覺得,季軟如何其實和自己無關,隻要對方別一直來打擾自己就行,如果對方的公關隻能想出《超能飛人》的票房強過《少年情詩》證明季軟強過季晏這種蠢話,那還是趁早滾出娛樂圈吧。
……
季晏繼續琢磨專輯。
邀請大牌製作人的好處是,“翼”的視野確實被拓寬了,因為這些製作人擁有豐富的經驗,他們可以列舉出數個不同的專輯風格——僅靠“翼”自身的話,他們可以判斷出某張專輯的風格,但製作人們卻可以從如何打造這一類型的風格出發給予他們建議。
專輯製作的過程同樣是一個吸收的過程。
《天光》這首歌也在這一過程中被季晏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等到最終版本確定下來時,它和季晏創作的原始版本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陸葦和方嶼的創作同樣如此。
修改次數最少的恐怕隻有謝鳴軒的歌,在創作這件事情上,謝鳴軒要比他們成熟得多,歌曲的完成度很高。
不過老謝這家夥一直對自己很嚴格,季晏他們覺得足夠好的歌,謝鳴軒還是覺得不滿意,一遍一遍地寫,再一遍一遍地修改,直到寫出自己滿意的東西。
最近是整間公寓最安靜的時段。
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創作中,眉頭緊鎖,鉛筆在紙上不停地畫著,盡管天氣還熱,他們卻連空調都沒開,任由窗外的風吹進屋內。
這一張新專裏,幾人不約而同地減少了寫“我”的成分。
《迷霧》裏有《是黑是白》,《在23歲》有《未來》,都是從“翼”的角度寫“翼”,而在這張專輯裏,成員們有意識地脫離了自我,而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