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微微一鬆,鼠標不由點著日曆欄。

一個半月,45天,加上之前沒有見麵的那些日子,他竟然覺得時間從未如此漫長過。

明明季晏拍《消失的殺機》的時候兩人見麵的次數也不多,但不知為什麼,新片《黑幕》的拍攝一天天進行下去,寧蔚卻驀然發現,在等待季晏的拍攝結束的日子裏,他竟然莫名多了一點焦躁的情緒。

想快點見麵,想把新歌給對方聽,還想……

“這就是熱戀中的情侶啊。”段意然在一邊陰陽怪氣,“你去找他不就行了嗎?”

《黑幕》的拍攝地離A城並不遠,以如今交通的便捷程度,去見季晏一趟並不麻煩。

“算了。”寧蔚搖了搖頭,“我不想打擾他。”

段意然:“……”

這兩人談的戀愛,純情度有點爆表了。

其實段意然很想問寧蔚,他和季晏進行到哪一步了,可惜作為多年隊友,以他對寧蔚的了解,這人恐怕什麼都不會說,甚至不僅不會說,還會因為惱羞成怒把他狠狠揍一頓。

不問=什麼也不知道=一切平和。

問了=什麼也不知道=挨揍 挨冷臉 挨海螺凶。

仔細算來,確實有點虧。

而且不管怎麼說,那畢竟是寧蔚的私生活,他可以抱有好奇心,卻也不能過於越界。

畢竟他們家主唱大人可是超級別扭的性格,季晏哄起來自然是容易的,可如果換他去哄的話……

段意然忍不住想象了一下那副畫麵,然後瘋狂地搖起了頭。

還是算了,理智的人還是不要嚐試自己並不擅長的事物。

寧蔚有空和季晏發信息聊天,但這並不代表著“藍色”很閑,相反,“藍色”每一張專輯的籌備模式和“翼”類似,創作都由成員們獨立完成,和“翼”不同的是,“藍色”從專輯的封麵製作、編曲、MV的拍攝基本都是由工作室獨立完成,盈虧自負,像《無聲的鍾》那張專輯,封麵就是由杜漸繪製完成的。

寧蔚是“藍色”的主心骨,這是整個音樂圈內公認的,但段意然和杜漸兩人也有創作,也參與編曲,“藍色”歌曲的伴奏中會有琴、箏、水滴、敲擊碗筷各種聲音,這些也是三人在一點一點的磨合中找到的節奏。

專輯的創作從來不是容易的,即使對出過無數張專輯的“藍色”來說,每一張專輯依舊意味著新的挑戰。

但忙碌的時候,寧蔚感覺自己會更想季晏一點。

他覺得戀愛是件神奇的事。

從學生時代起,寧蔚就一門心▽

這種一點一點開拓的感覺真的令人快樂。

季晏現在很感謝黎響, 是對方把一無所知的自己拽入了電影的世界,他拍《我,無名》的時候確實隻體會到了痛苦,但現在,隨著拍攝的電影越來越多, 季晏卻很樂在其中。

“明天晚上去不去喝酒?”奚銘拍了季晏一下,“下午去釣魚?”

季晏:“……我隻想先睡個覺,你都不累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