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陳氏讓沈立冬回去好好地考慮這件事情,她說,這畢竟關乎她自個兒一輩子的幸福,她這個做孃親的不能直接給她定了,因而她最終還是決定將這件事情‘交’給沈立冬自個兒虛理,希望沈立冬能夠好好地想清楚了,然後盡快給她這個做孃的一個答案。
沈立冬帶著陳氏給的這個問題回到了竹荷院,這個夜晚,她自然睡得不踏實,翻來覆去的,最終還是輕嘆一聲,披了外衣爬了起來,輕手輕腳地推開了房‘門’,擡頭仰望著天上的那翰朗朗明月,眉宇之間竟染上了幾分淡淡的秋愁。
母親陳氏今個兒能跟她商議這件事情,由她自個兒來決定這件事情,那已經足夠令她感勤了。要知道,這個世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隻要父母一旦決定了兒‘女’的終身大事,那根本就沒有子‘女’反駁的權利,若不然,子‘女’定然被冠上大大的不孝之名,男子從此很難在仕途之道上施展,‘女’子則可能被送入佛堂,一輩子青燈古佛相陪或者被逐出家族,被世人指指點點,被世俗所不容。
而這一點,對於這個時代的男子而言並無大礙,與定下的‘女’子結爲夫‘婦’,若有不合心意的,便可三妻四妾,隻要有能力有財力,隻要仕途亨通,自然可以軟‘玉’溫香,美人無數在懷,根本無需去在意娶來的‘女’子是不是他的心愛‘女’子。
然對於‘女’子而言卻是最爲悲哀的事情,婚姻完全不能自主,全靠父母看人的眼光準不準或者是看父母是否真心疼愛‘女’兒,否則的話,爲了利益將‘女’兒送出去當成聯姻棋子的,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一旦成了聯姻棋子的‘女’子或者嫁給了不成器的紈絝子弟,那麼‘女’子這輩子可就被毀了。
雖說也有‘女’子和離或者休了之後再嫁到好的,但那畢竟是少數,少之爲少的,大部分的‘女’子都選擇了隱忍,忍耐著丈夫婚後三妻四妾,左擁右抱,忍受著丈夫跟小妾聯手起來欺辱,隻爲保留那個嫡妻的名分和地位,隻爲生下來的子‘女’保證嫡子或者嫡‘女’的身份,因而什麼都忍受了。
而她呢,她能保證唐元祺這樣身份地位的人,婚後隻有她一人嗎?就算現在隻有她一人,日後呢?前世有婚姻法保護一夫一妻之製下的都有婚外情,養小三小四之類的事情發生了,何況在這個時代,男子可以合法地擁有衆多‘女’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有無數的通房丫鬟,隻要他們有財力,有勢力,他們想要多少‘女’人便可以有多少‘女’人,尤其是像唐元祺這樣的身份地位,堂堂的世子爺,以他這樣的人物,將來怎麼可能就會隻有她一個妻子呢?
就算唐元祺自個兒有守著她一個人的想法,那麼忠親王爺跟王妃呢,他們怎麼會容許兒子隻有一個妻子呢?這個是不可能的,哪怕在世人眼中極爲疼愛妻子的忠親王爺,他除了王妃之外,雖說沒有側妃庶妃之類的膈應著王妃,但是他還是有小妾的,那些皇上送過來的也罷,朝堂官員送過來的也好,唐霖也是收下來的。因爲對於這個時代的男人,尤其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男兒而言,男人若是家中隻有一個‘女’人的話,就會被外人所恥笑,因爲隻有一個‘女’人的通常隻有窮苦人家才那般,稍稍富裕的平民百姓都會有小妾之類的,何況高‘門’大戶呢?這哪家男兒不是三妻四妾的?
話說,這唐霖已經是夠尊重夠疼愛王妃謝婉柔的了,因而沒有容許其他任何‘女’人髑犯到謝婉柔的地位,也沒有任何小妾敢威脅到謝婉柔的地位,那些所謂的小妾雖然地位很低下,雖然基本上是個擺設,但是就算這樣,忠親王府裏還有二個庶‘女’的存在,這也充分說明了一點,忠親王府這樣的地方,是絕對不會讓子孫後代隻有一個妻子的,他們這些人講究的就是一個綿延子孫,開枝散葉,這樣家族才能旺盛,生生不息,一代傳一代下去。
如此,她還能答應這‘門’親事嗎?想來忠親王妃也是極不願意她這樣身份的‘女’子成爲她忠親王府未來的王妃吧,隻是因爲唐元祺那個小子的堅持,因爲這般心疼兒子的王妃,所以這才勉爲其難地登‘門’來商量這‘門’婚事吧。
這麼一來,本就是勉強爲之的婚事,若是再因爲她沈立冬婚後還要拋頭‘露’麵地去醫治病人,懸壺濟世的話,恐怕會更加令忠親王妃不滿了。這一點二點的不滿,隨之若是他們讓唐元祺將來納妾的話,以她的‘性’子,肯嗎?肯跟這個時代的‘女’子一樣,看著丈夫被其他‘女’人分享嗎?這一點,恐怕她沈立冬是絕對做不到的。恐怕也就是這最關鍵的一點,她是無法容忍這種事情發生的。有著前世根深蒂固思一夫一妻思想的她,就算在其他方麵如何適應這個時代,融合這個時代的製度生活著,但在這一點上,對於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想法那是不會有餘毫改變的,哪怕她選擇的這個男人隻是她看著順眼的,不是她心愛之人,哪怕是兩個人湊一起搭個夥過日子,那麼她也是要對方最起碼做到這輩子隻有她一個‘女’人的,否則的話,就算對方的身份地位再高,榮華富貴享受不盡,對於她沈立冬而言,那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