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軍戶生活(2 / 2)

果然,第二天,天才麻麻亮起趙傳書便被自己的老娘叫了起來。然後淒淒慘慘的背起鋤頭跟著他們小村裏的人下了田。昨天晚上柳氏已經告訴他了。整個他們的小村裏住的都是他們這些軍戶。但是實際上他們與農民沒有任何分別,土地理論上都是衛所地,但是實際上都是千戶與百戶地。

他的那個祥三叔實際名字叫劉祥,對就是劉祥,可惜他不會跨欄。不過就算不會跨欄他在小村裏可是一個極重要的人物。他是屬於一個叫張百戶手下唯一在職的兩個小旗之一。而就趙傳書所知,明代一個百戶應當手下理論上有十個小旗。

而由於小旗與百戶之間原本還有總旗這個職位的。但是在這裏這個職位也被張百戶同誌留空了,所以劉祥實際上直接對張百戶負責。也因此他能夠在張百戶那裏說得上兩句話,這才有能力平日裏照看一下趙傳書一家。

列日當空,汗水入泥。勞作了一個上午的趙傳書不得不佩服農民伯伯的勤勞,反正他這活是幹到想死。這些活計幾呼都是在劉祥的幫助之下才勉強完成的。但是目前貌似如果不幹這活,他連活下去都成問題。

中午休息的時候與他與幾個同村的後生們同坐在每天休息的大樹下麵。這些人現在已經不再怕他了。從這些人的吆喝與劉祥的介紹裏他算了認識了這些人。隻見圍成一圈正在圈上搖著一個竹桶的年輕人叫徐五,不用說此人姓徐在家裏排行老五。所以大名就叫這個。也難怪,這個年代有個名字都是個奢侈品。

由於祖上留了點有木匠的手藝活下來,所以對於木材比較了解。原本他老爹還是衛所裏修船的軍匠。但是現在大明自嘉靖抗倭得到了階段性的勝利之後已經很少碰上大的戰事了。所以這些會修戰船的人也就隻能跟農民一樣種田了。

畢近身邊都是苦哈哈的人,用不起好的家具。他們一身手藝除去打家具以外就沒有出路了,所以兩上哥哥都去不遠的寧波當木匠去了。而他由於隻學會了老爹的那手識木材的本事,所以隻能在這裏種田了。

不過由於他識木材,所以幫張百戶的朋友鑒定了幾次壽材,結果得了個善板材的外號。趙傳書剛醒來那會兒被嚇得逃走的人就是他。

另外三個盯著他手中的竹桶的後生分別是劉祥的侄子劉貴,薑家的薑三,還有胡家的老大胡海。這四個人平日臭味相投,喜歡在一起廝混。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個大漢坐在一邊的青石上睡覺的是章平安。此人生得牛高馬大的,一個人能吃三個人的量。結果他老爹差點不想要這小子,結果又是劉祥幫著才活到了小二十了。幾個青年年紀都差不多大。但是沒有一個有老婆地。這也沒辦法,正如同柳氏說趙專書的那句:“傳書啊,咱家都破落成這樣了,哪家閨女願過來呢。”

所以這幾個“有誌青年”全都是實打實的光棍。看著這些“有誌青年”們在那裏吆喝著賭大小,我們地主角同誌無奈的看著眼前的大片田地心道:“完了完了。要當農民伯伯了。這以後可昨辦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