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黃權投入李森帳下後,李森便將親領的原楊柏部及俘獲的益州降軍共計兩萬餘人交給了黃權。由於黃權部成份有些雜亂,而李森先前又忙於軍務無暇顧及,李森便命黃權部駐於梓潼城,一方麵整頓所屬兵卒,另一方麵提防北上的劉封軍截斷李森軍歸路、趁機偷襲。
四日後,李森率關虎、洪鋒兩個師團進至涪城東5裏處,紮下大營。涪城方麵為應對李森軍的進攻,周倉、裴元紹奉命各率萬餘兵馬在涪城的東北、東南兩側設下大營。
李軍寨中。
李森正和郭奉孝一起巡視大營,商討著破敵之策。
忽然,中軍的帥旗毫無征兆的倒了下去,十數名護旗兵士急忙上前將帥旗扶起。
“怎麼回事,連帥旗都看不好!”李森惱怒著上前嗬斥護旗兵士。
身後的郭奉孝卻是沉思稍頃,肅然道:“主公,現在乃西北風向,然帥旗卻向西北而倒,實乃示警之兆啊!”
“示警之兆?示什麼警?”李森才不相信這些鬼扯的東西,不就是兵士粗心大意,沒看好帥旗嘛。
“屬下以為,帥旗偏指西北,正是涪城所在方向。今晚諸葛亮必會前來偷襲大營!”
“襲營!”強敵在側,李森也不敢大意了,忙問道:“那以奉孝之意,如何對之?”
“可以許禇領一支兵馬,待敵來襲之時一舉殺出。洪將軍領兵兩萬伏於涪城來襲之路上,截斷敵軍退路。關將軍則領一萬兵馬潛行靠近涪城,若諸葛亮派兵接應先前襲營的軍馬的話,關將軍則趁機襲取涪城外的兩座大營!”
“好,就按你的意思辦!若是成功的話,咱們就可以再將大營西移,直接圍困涪城。許禇!”
“在!”
……
當日深夜。
孟達果然帶著一萬兵馬前來襲劫李森的中軍大營。然而,當孟達率部殺入營中,一刀斬下馬前一名兵士的頭顱後發現竟是一隻草人,而且直到大軍進營,李森中軍竟是毫無反應!
“不好,中計啦,快撤!”孟達倉惶大喝道,但卻是為時已晚!
“殺!”
“殺!”
“殺!”
……
早已埋伏多時的許禇已然率部自四麵殺出,將孟達軍圍了起來。
就在許禇部伏兵的地方,李森奮然對一側的郭奉孝道:“幸虧你的急時提醒啊,想不到諸葛亮果真派兵襲營。”
“主公過獎了。”郭奉孝話音未落,卻見自西南方向又殺來一支軍馬,徑直殺向圍剿孟達部的許禇兵士。
“不好!”郭奉孝驚道。
李森側頭喝道:“來人!”
“在!”
“速令留守左右兩側大營的兵馬各分兵5000救援中軍!”
“遵命!”
安排安後,李森再次看向戰場歎道:“恐怕已經來不急了,可惜呀!”此時,孟達部在援軍的接應下已經馬上就要突出許禇部的包圍了。
“諸葛亮用兵果然謹慎周密呀!”
……
中計被圍的孟達部終於還是趕在李軍兩側大營的援軍趕到之前突圍了,卻又在回涪城的路上被洪鋒部再次伏擊。最後,孟達僅率7000餘殘兵退入涪城,這還是在算上後來接應的5000兵馬之後的結果。
而前往涪城外,準備襲取趙備軍大營的關虎部,此時還仍在與周倉、裴元紹兩部兵馬激戰!
原來,自關虎率部繞北部小路來到涪城大營附近之後,卻見兩側大營盡是燈火通明,其間兵士們不斷穿行於營帳間。關虎眼見敵軍大營戒備森嚴,正準備撤軍之時,卻有兩支兵馬自本軍兩側同時殺出。
其實,關虎部在前往涪城的路上,諸葛亮便已得到探馬的回稟。如果郭奉孝知道諸葛亮在已方大營與涪城之間不過五裏的地麵上派出多少探馬,那郭奉孝寧願勸李森強攻,也絕不會再向李森建言關虎率部襲營了!
“呃啊!”
“殺!”
“活捉關虎!”
……
“去死吧!”渾身浴血的關虎大喝著再次斬殺了一名敵軍後,才發現自已的本軍已被敵軍分成了東、西兩截!雖然如此,兩側的兵士猶在拚命殺敵,試圖再次彙合在一起。正因為脫離敵軍包圍的東側兵士沒有潰回大營,才使得趙備軍一時間竟也無法奈何關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