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一旦他拿下了水砦, 就會立即傳令熙河路餘部攻打距離木砦最近的順州, 攻占順州之後,縱使依舊是孤軍,他所率領的熙河大軍, 在這西夏腹地, 依舊能占著這一席容身之地。

“師兄, 我們之後該做什麼?”

明遠請教種建中的意見。

“就按你說過的……”

種建中一開口就覺得不對, 臉上順勢便紅了紅。

“唔, 你在夢中對我說過……”

明遠忍不住想要笑,原來“夢魂不到關山難”這樣用來表白的道具卡, 真的被他用成了戰時信息交流工具。

他當時在種建中夢中提出的,是宋軍以保護夏主秉常為名,拉攏西夏境內的部族勢力,與梁太後對抗。若是秉常最終能獲勝, 宋夏兩國就可以重新回到談判桌前,重新劃定兩國邊界, 將大宋失土索回, 並重啟兩國通商互市, 打通絲綢之路。

明種兩人商量妥當,便將這主意說給向華和種建中麾下眾將知道。

“我來——”

向華主動請纓。

“我有王室衛隊的令牌,可以借王室的名義送信到各部。”

種建中拿下水砦時,罔萌訛麾下的王室衛士一個也沒跑出去,全部關押起來。因此罔萌訛完全沒有渠道得知:他親手放在李秉常身邊的“向訛華”,根本是個漢人,而且完全倒向了李秉常一方。

明遠與種建中對視一眼,都點了點頭。

於是,向華踏上征程,他手持王室衛隊的令牌,身藏李秉常親筆密詔,前往黨項各部,通知各部首腦:秉常已得大宋天子之助,隨時準備親政,並號召各部首腦,剿滅諸梁,讓大夏國重獲和平。

秉常的密詔,不是每一個部族都願相信與跟隨,搖擺的不在少數。

向華奔走一路,回到水砦的時候,得知宣誓效忠秉常的部族,總共隻帶來了三萬左右的勤王大軍。

秉常按照明遠指點,一一召見這些部族的首腦,妥善慰問,並許以官職。其中雖有無利不起早的人物,但在“夏主”的這個名號麵前,這些部族大多還是真心順服,願意支持秉常,擺脫梁太後的控製。

隨即種建中的熙河路大軍約兩萬人,拿下了順州。順州軍民俱降。

五日之後,水砦跟前還來了一萬頭纏白布的漢兵——他們原本都是李清的部下。

李清因支持秉承親政而被奪去兵權,旋即被梁太後當著秉常的麵處決。這件事梁太後原本沒有怎麼宣揚,明遠卻命人將這消息散了出去,還特別選了口才好的人,要求他們怎麼悲壯怎麼渲染,什麼李清流淚與夏主訣別,高喊“舍生取義”之類,總之越煽情越好。

這一萬餘頭纏白布的漢兵,正是聽了這些傳言之後,紛紛擺脫控製,奮起衝向水砦,拜見夏主,要為他們昔日的統帥報仇雪恨。

轉眼間,夏主秉常身邊,便糾集了宋夏聯兵大約六萬人左右。除去順州城內駐紮的兩萬宋軍之外,其餘四萬人都駐紮在水砦附近。

水砦距離興慶府極近,梁太後一旦察覺到變生肘腋,立即命在靈州主持戰事的國相梁乙埋將十萬大軍從靈州城下調回興慶府,以十萬人圍住了秉常的四萬兵。

這一對母子,利用信使你來我往地打了一陣嘴仗,最終決定在興慶府前,母子相見——雙方談一談。

李秉常帶兵前去見生母梁太後時,由明遠與種建中陪伴他左右。向華則緊跟在李秉常身後。

大軍浩浩蕩蕩,隨李秉常來到興慶府跟前。

明遠終於有機會見一見這座西夏兢兢業業營建數十年才建起的政治中心。

隻見遠處一片大城依山勢而建,北高南低。北邊地勢較高處宮宇連綿,聽聞曆代夏主積攢的財富,也盡數藏在興慶府的王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