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2 / 3)

靈稚想起來時他在路邊盯著自己的那片田地看了很久,臉微微一熱,小聲反駁:“我沒有貪玩的,我回去了。”

他提起燈籠小跑,藍文宣目送靈稚離開,直到看不見背影,方才笑著搖頭。

新元節過後的第一個月就要開春了,村民開始忙碌地耕田種地,藥舍的病人減少,靈稚閑著就會和藍文宣進山裏采集藥草。

藍文宣連續幾次給他放半日空閑的假,午後靈稚也會拎起農具在他的農田清理。

田地按人口分給,他分得的田地不大,僅僅足夠一人自給自足,因此耕種量不比村民們的多。

靈稚沒下過田,誰教他他就笑得眉眼彎彎地道謝,笑容悅目,大夥兒自是樂意教的。

等靈稚終於鬆完自己的田地,他和許多農戶一樣在河邊用清水洗幹淨手腳,勞作了半日的身子懶懶散散,慢悠悠地走回院子。

剛進院,官驛來了人。

靈稚聞聲開門,驛差將一個漆黑的盒子交給他,說道:“燕都送來的。”

靈稚在燕都沒幾個朋友,以為是梅若白給他送來的東西,一進屋就迫不及待地打開,

一株木質雕刻的靈芝,栩栩如生,不及他巴掌大小,精致可愛。

旁邊還有繡著金絲細紋的紅色布袋,靈稚捂著布袋摸了摸,扯開金色絲線後,露出一枚金元寶。

靈稚想起前些日子藍文宣給他的壓歲錢,握著這枚金元寶悶聲不語。

除了木質雕刻的靈芝和壓歲錢,剩下一封信。

信件封了火漆,靈稚親啟四個字落筆蒼勁。

他沒拆信,把靈芝和金元寶重新放回盒子蓋上。

這是靈稚第一次收到蕭猊的東西。

半個月後,官驛又陸續送來兩個盒子。

靈稚看著盒子裏裝著精致的小玩意兒,驛差再次上門時,他說道:“能不能幫我傳話,叫那個人別給我送東西了。”

蕭猊送來的東西雖不值錢,可一看就知道都是蕭猊親手做的。

從燕都經官驛將東西送到靈稚手裏,花費的錢並不少,靈稚原想把這些盒子原封不動地讓官驛帶回燕都,但一想要花的錢,頓時肉疼。

他沒有錢。

第74章 那人的傳聞啊

暮春三月, 農忙的好時節,靈稚亦是田裏忙碌的其中一道背影。

放在早些年時,百姓要吃上精細的米糧並不容易, 後來燕朝新帝登基,在其後的第三年就強製推行了一係列的農田律例。

新的律例規定把田地按照籍口發給每一戶,又將精細的米糧種子送到各個農民手中。

第二年,家家戶戶都吃上了香糯飽滿的精細米糧, 同年上繳賦稅時人人笑顏展開, 農民們頭一次積極地排隊繳稅。

當初天子年幼, 唯有蕭太師輔佐天子在位,因此諸多事宜公務隻經手太師定奪,這份律例明麵上是皇帝宣召, 實則由蕭太師擬定操/控。

起初朝廷反對的聲音極大, 蕭太師當場以皇帝禦賜的寶劍鎮壓。

那兩年無數地方官員因抗議新農田律例被流放關押,更有的直接被蕭太師當場手刃,官員血濺三尺。

蕭太師當眾斬去官員首級,偌大的朝野噤若寒蟬。

待百姓耕種農田的第二年起,直至第三第四年,燕朝漸漸無人反對新的農田律例。

蕭猊手刃官員的畫麵殘忍淩厲, 此舉卻一次成功鎮壓了想在暗中做手腳的地方官。

農民們有好的米糧吃,有錢繳納賦稅,不管蕭猊在背後的手段如何血腥可怖,律例始終順應民意, 至此以後, 有關蕭太師的聲望在朝中愈惡, 反之在百姓眼裏上升。│思│兔│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