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數分為兩種,其中一種的結尾標示著「cl」。它被視為class的簡稱廣為人知,我們都稱其為「班級點數(t)」。它並不是分配給學生個人,而是以班級為單位所持有的點數。在六月這個時間點,我們D班的點數在餘額上顯示是0cl。表示完全沒有點數。接著另一種點數則標示著「pr」。這是private的簡稱,代表每人各自持有的點數……也就是個人點數(private point)。

係統設計為每月一日將cl——換句話說,就是將班級點數的數字乘以一百倍,再把結果作為個人點數彙給學生們。

個人點數是拿來采買日常用品、吃飯,或者購買電器用品。它在校內發揮了金錢的職責,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校區內無法使用現金,所以要是沒有持有這個個人點數,就必須被強製過著每天都沒有零用錢的生活。

由於D班的班級點數是零,因此每個月彙進來的個人點數也必然是零。我們被迫在沒有零用錢的狀態下維持生活。

但我們在入學時有收到一千點的班級點數。

如果能維持那些點數,我們每個月都能獲得十萬點。然而,麻煩的是這個班級點數每天都會有所增減。課堂中私下交談或考試成績不好等種種因素,都會令點數逐漸削減。結果,D班在五月初就把班級點數給歸零了。而且很遣憾,這種情況直到現在七月一日都還持續著。

然後,班級點數除了會決定每個月的支付金額,也承擔著決定班級優劣的職責。校方將按照班級點數的數值,從高到低依序分配A~D班。

如果我們D班能得到淩駕於C班之上的班級點數,那下個月開始可能就可以升上C班了吧。接著,假如最後我們可以爬上A班並迎接畢業的話,就有希望實現自己期望的升學、就業目標。

我當初聽到這個製度時,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累積班級點數。個人點數即使再怎麼存也隻不過是自我滿足。

不過期中考試可以買分數的這件事,卻使我的這個想法為之一變。

須藤在不久前的考試中很可惜地考了不及格,於是我便執行了個作戰——請校方賣給我他的分數。從校方很幹脆就準許了這項請求來看,就能瞭解D班班導茶柱老師的話並不是個玩笑。

「根據學校與學生的契約,在這間學校裏,原則上沒有東西無法用點數購買。」

也就是說,在學校裏持有個人點數就代表著——必要時我們有可能讓狀況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隻要有那個意思,說不定連考試分數以外的東西都能得到。

「各位早安。你們今天的模樣比以往都還更激勤呢。」

茶柱老師隨著宣告朝會開始的鍾聲進到教室。

「小佐枝老師!我們這個月也是零點嗎!早上我檢查餘額,結果半點也沒有彙進來!」

「所以你們才會這麼激勤嗎?」

「我們這個月可是拚死地努力了喔,就連期中考也都熬過了……但依然還是零,這豈不是太過分了嗎!而且我們也完全沒有遲到、缺席或私下交談!」

「別妄下結論,先聽我說。池,確實如你所言,你們努力到甚至讓人耳目一新。這點我就承認吧。而就如同你們實際感受的那樣,校方當然也能夠理解這點。」

老師教誨般地對池說道,池便閉上嘴,坐到了椅子上。

「那麼我馬上就來公佈這個月的點數。」

老師把手上的紙在黑板上攤開,點數的結果從人班開始依序公開。

除了D班,所有班級的班級點數數值,都比上個月上升了將近一百點。

A班甚至還達到了一千零四點這種稍微超出入學時點數的結果。

「……這發展真是不怎麼讓人開心呢。難道他們已經發現了增加點數之類的方法?」

臨座的同學——堀北鈴音似乎隻在意別班的狀況,不過池等等D班大多數的學生卻都不在乎其他班級的點數。他們認為最要繄的,就隻有我們班是否擁有班級點數這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