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胤禛的精力好似像用不完一樣,宋冉被翻過來調過去的煎,到最後都快暈過去了,被抱起來沐浴都不知道。
胤禛來了這一晚後,又好幾天沒來清香院,隻偶爾去清悠院坐坐,但也沒留宿,宋冉心裏有些模模糊糊的感覺,那日選院子的事,雖然爺沒說啥,估計心裏也是介意的,這幾日怕是故意在冷落她,讓她也警醒警醒些,不能太“飄”。
平日裏胤禛看著也沒有太看重規矩,比如每日晨起宋冉從來都是呼呼大睡,沒有起身伺候過他,他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真正逾了矩的事,他卻是不能容忍的。
宋冉也檢討了一番,四爺待她尚好,後院環境簡單,她確實是有些太放鬆了,這樣的事以後絕不能再發生。
為此,她還主動多抄了五張大字,又抄了經書靜心,這也是向四大爺表明態度服軟:我認識到自己的錯了。
平心而論,四大爺對她算不錯了,十多天沒來後院,雖然先去的清悠院,但也是去探病的,出了清悠院就來的她這,而且還拿來了府邸的圖紙讓她先挑,李格格是過了幾日才挑的院子,聽說挑的是離前院最近的一處院子,就是小了些。
果然,在抄寫的經書送到胤禛的案上後,他便來了清香院,此時李格格的病也大好了,胤禛沒有別的事忙,除了每日裏上下學,就是流連後院。
一個月裏宋冉和李霜差不多平分秋色,一人能分到十天左右的時間,一般宋冉會比李霜多個一兩天,剩下的十天胤禛則是獨自宿在前院,為此紅珠她們都很惋惜,恨不得爺日日裏來清香院。
用她們的話說,本來一個月就隻有三十天,還要分給李格格十天,這剩下的二十日,爺竟然還有十日不來。
宋冉哭笑不得,就算是耕地的老牛還能歇歇喝口水呢,爺也得養養精力啊,可持續發展才是硬道理。
過了十一月,就要到臘八了,過了臘八她就滿十七了。進入臘月,宮裏就開始預備著過年了,看著底下的宮女太監們忙忙碌碌不停,她內心卻有些傷感。
想到以往這個時候,她會在宋家幫母親準備過節的一應事宜,小妹年紀小的時候常跟她身後打轉,後來八/九歲了,她就會刻意的教她一些東西,分給她一些輕省的活計,讓她幫著管一些小事。
也不知道這個愛哭鬼在家中怎麼樣了,母親今年沒了她的幫忙會不會忙不過來,不過家裏幾個姨娘在呢,應也不會太忙。
宋家後院和睦,幾個姨娘都不壞,隻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罷了,張姨娘每年春節都會親自下廚做粘豆包,她做的粘豆包很好吃,每次一出鍋都會被大家爭搶完。
還有兩個哥哥,大哥說明年想試著考一考鄉試,二哥學問還不夠,還得沉澱幾年……
這幾日她總是心裏悶悶,胃口也不好,以往愛吃的羊肉現下聞著就難受,每日裏隻喝些粥吃些清淡小菜,三兩天過去臉頰都瘦了一圈,胤禛過來發了好大一通脾氣,責怪下邊伺候的人不精心,他這兩日宿在清悠院裏,沒想到幾日沒來,宋冉就瘦成這樣了。
他說要請太醫,宋冉攔著沒讓,她就是心情不好影響的,做什麼要請太醫呢,到時候不管有病沒病都得喝那苦藥汁子,她才不要。
胤禛被她好說歹說勸住了,她承諾今天晚膳一定用的多一些。結果還是沒吃太多,不過比前些天胃口好了些。
就這樣,他才漸漸消了火氣,不過還是罰了下邊的人一月俸祿。宋冉也沒說什麼,她待人一向寬和,時不時的讓他們警醒些也好。
因著宋冉身子不舒坦,晚間二人隻是蓋著棉被純睡覺,進入冬日了,宮裏冷得勁,所幸不缺碳火,前些日子胤禛還派人送了兩筐銀絲碳來,德妃讓讓人送了幾筐到南三所,她這兒分到了一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