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書玉:“……皮囊皆是虛妄,你得注重內在。”
“不不不,我比較膚淺。”林興搖頭笑道。
氣氛更為輕鬆很多。
慕書玉坐下後,五人開始閑聊起來,不外乎談論一下五年期間發生的事情。
另外,就是慕書玉和關笙入學國子監的考試了。
慕書玉和尹煜之剛剛回到京城一天多點,不像關笙等人早就已經過來了,對於京城裏最近的一些情況知曉不少。
“江州也出現了一位小三元?”慕書玉有些驚訝,這一消息她倒是不知。
關笙點頭道:“是,此學子名為薑遊,二十多歲,詩賦上的才華出眾,在江州頗負盛名。”
“但他來了京城以後,有不少人將他和書玉你放在一起比較。”
“這有什麼可比較的?!”尹煜之不高興說道:“書玉難道不比這薑什麼遊強多了。”
“雖然同樣都是小三元,但他們也不打聽打聽,我們書玉取得小三元的時候可是九歲啊,他薑遊能比得了嗎?”
趙儉聞言撓撓頭道:“話是這麼說,可書玉不是在外遊學五年麼,這一直沒有消息傳來,別人可不知道書玉此刻的書讀得怎麼樣了。”
哪像他們三個,和書玉就沒有斷了書信聯係。
尹煜之:“怎麼就沒有消息傳出,書玉在江南一帶也是非常有名啊,還被稱為是小先生,有了名號,都說我祖父後繼有人了。”
“你們是沒看見,書玉在江南到底有多受人追捧,求他字畫的人幾乎每天都絡繹不絕,排隊都能排到門外去。”
慕書玉此時都快要聽不下去了,趕忙抬手製止尹煜之的話,道:“行了行了,照你所說真是過於誇張不少。”
“哪有那麼多人排著隊求畫,謙虛一點。”
“差不多差不多,意思都一樣。”尹煜之道。
慕書玉搖搖頭,表情無奈。
她又轉頭看向關笙三人,問道:“我比較好奇此次青州府院試的案首是誰?”
關笙:“薛文禮,我與他一同參加院試,算是認識。”
“不過這人性格有些傲氣,平常慣於獨來獨往,盡管同是青州府出來的學子,但我與他聊不到一塊兒去。”
“除此之外,薛文禮的人品沒有什麼可詬病之處。”
他還是比較欣賞這人的。
尹煜之不禁問道:“那薑遊的人品如何?”
關笙遲疑:“這倒是不知。”
林興:“自從我們來到京城以後,還沒有見著薑遊一麵呢,都是從他人口中聽說,薑遊一直未曾出現。”
“聽旁人說,薑遊不愛聚會之類,有空就去看書,倒是好學得很。”
“不過書玉,今天沒準你能見到他,就在這墨客茶樓裏,也是趕巧了,今天樓裏舉行詩會,得勝者可將詩作掛於茶樓三個月。”
“薑遊便是以詩詞聞名江州,有人說是請了他過來,薑遊並未推拒。”
“哦?那我要聽一聽他的詩作了。”慕書玉感興趣道。
尹煜之:“……書玉,你可千萬別和他比作詩,說不準、不,是肯定會輸。”
慕書玉作詩就是普通人的正常水平,中規中矩。
在江南五年,尹煜之可算充分的見識到書玉作詩的水平還及不上他畫畫天賦的一星半點。
慕書玉不由地摸了摸鼻尖,道:“有那麼差嗎?”
“有!”尹煜之斬釘截鐵地說道。
“……”
林興、趙儉和關笙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關笙問道:“你們一路從江南回來,還不知江南此次院試的案首是誰?”
他們在京城沒怎麼聽說,實在是才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