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南北少林會嵩山(1)(2 / 2)

眾人到了寺門口,就見外麵有數十人,這群人有僧有俗,皆是南少林的門人。法渡大師行禮說道:「阿彌陀佛,各位南少林的同門遠道而來,老衲在此有禮了。」這時,南少林這邊走出一位老高僧,高瘦身材,紅光滿麵,這位老高僧說道:「阿彌陀佛,南少林慧禪見過北少林的法渡方丈。」法渡大師笑道:「慧禪師兄,我可算把你們等來了,各位裏麵請。」

法渡大師等人請群雄來到山右的一片大廣場上,分賓主落坐。法渡大師起身說道:「這次我少林寺大會,除了南少林的各位同門,還有武林其他同道,老衲在此感謝各位前來賞光,如有招待不週之虛,還望各位多多海涵。」眾人說道:「大師不必客氣。」

法渡大師說道:「我少林向來都是禪宗祖庭,以《六祖壇經》《五燈會元》等為經,以《百丈清規》為律。」任不羈在下麵對廣淵低聲問道:「什麼叫禪宗祖庭?」廣淵說道:「這禪宗祖庭就是佛門開創各大宗派的祖師即初祖所居住的地方。我少林在北魏孝昌三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嵩山少林寺被稱為禪宗祖庭。」

法渡大師繼續說道:「這《百丈清規》是當年百丈禪師認為《瑜伽菩薩戒》和《瓔珞菩薩戒本》雖屬大乘,卻是佛陀根據天竺情況而製定的戒律,不便生搬硬套。於是他根據我華夏的風情、地理、人士風俗等,博採大小乘戒律中適合我本土的合理部份,製定出一部新的清規。」

慧禪大師說道:「不錯,我禪宗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重視本性清凈,當然也會受到中觀學派的影響。禪宗不重視本身宗義的係統性建立與闡述,強調個人的修為以及神秘經驗,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

法渡大師說道:「在場有很多英雄並非我佛門中人,也不知這禪宗如何承來。傳說少林鼻祖菩提達摩,下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稱之為『南能北秀』。北宗神秀是以坐禪觀定法為依歸,漸進禪法,漸修菩提。所以稱之為『漸悟』。南宗惠能大師是以『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依歸。不拘泥坐禪觀定與否即成佛道,所以稱之為『頓悟』。」

慧禪大師說道:「惠能傳承的禪宗,讓人知道佛教不從外來,如眾生的佛性本具。得佛心者知佛不從外得,信佛教不從外來。達摩西來傳的就是這個心印。惠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之學,一方麵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麵也使從天竺傳入的佛教變成我土佛教。因此,他是禪宗的真正傳承人。」

法渡大師說道:「少林以禪入武,習武修禪,故此,我少林派是佛學武學兼修的。」這時有人問道:「大師,少林寺為何習武?」法渡大師說道:「不止少林,天下各門各派習武對己修身養性強身健澧,對外幫助眾生,匡扶正道。」

南少林這邊有一個僧人說道:「法渡大師,好一個匡扶正道。如今韃子橫行,現在武林各派都在響應反清,為的就是驅逐滿清匡扶正道。大師是少林方丈,武林中人人敬仰,北少林反不反清,眾人可都等著法渡大師的一句話呢。」法渡大師說道:「這位且同個法名。」那僧人說道:「南少林至善。」

法渡大師笑了笑說道:「阿彌陀佛,對於反清之事,老衲不參與,不反對,我北少林中也有一些弟子致力於反清,這些老衲都不過問。」至善說道:「法渡大師是得道高僧,不染俗事,不過門下弟子中也不乏反清誌士吧。」

隨即至善起身說道:「在場各位,滿清入關也這麼多年了,我少林自古以來都是維護我漢家正統,我佛有雲『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可是現在滿胡入侵,濫造殺孽,當年滿清虛虛屠城,可憐我佛慈悲,我佛縱是再神通廣大,也難超度千千萬萬之冤魂。」

這時,就見一人起身說道:「北少林不乏反清誌士,隻是家師法渡大師是得道高僧,六根清靜,不染俗事,北少林反清誌士,尚有吾等。」此人正是廣淵。

至善上下打量著廣淵,點點頭問道:「阿彌陀佛,請問施主貴姓?」廣淵說道:「法渡大師關門弟子俗家廣淵。」至善說道:「之前也聽說過北少林有廣淵這麼一號人物,今日一見果真是年少英雄。」廣淵說道:「過獎。」廣淵看著至善說道:「我北少林不是沒有反清誌士,我與北少林的一些俗家弟子一直為反清奔走,聯絡各地反清英豪,為之奔走。」

至善說道:「廣淵公子說得好啊,廣淵公子不但一表人才且胸懷大誌,大丈夫就當如此。貧僧早就久聞廣淵公子的武藝卓絕,今日倒想領教廣淵公子的高招。」廣淵說道:「既然如此,就請至善高僧賜教了。」至善說道:「廣淵公子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