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父沉沉歎口氣,他還有句話沒說,就在如姐兒因為難受哭鬧不休的時候,她娘卻嘟囔了一句,“真是沒福氣,連這麼好的雞湯都受不住。”
要不是當時如姐兒情況嚴峻,大嫂怕是當場要跟她吵起來,這話連他都聽著刺耳,也不知道當娘的怎麼忍心這麼說自己孩子,估計日後還有得鬧。
第112章 家事
接下來的果然不出葉父所料, 葉老大一家鬧了好幾天,到最後葉海已經氣到連和離這樣的話都脫口而出,這頓時驚動了村裏幾個輩分高的人, 要知道他們村就沒有和離的人, 村民們大多念著寧拆十座廟, 不毀一樁婚,就算有矛盾也是兩方都勸勸,能勸和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樁大功德。
因此葉父和葉母也帶著葉瑜趕了過去,褚緒風沒跟著, 說到底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他嚴格來說不是葉家親戚,過去實在是不合適。
葉瑜到時隻見老宅堂屋裏站滿了人,都是沾親帶故的,因為沒開窗, 屋裏煙霧繚繞的, 散發著一種非常刺鼻的氣味。
葉老頭蹲在炕邊抽旱煙,刻滿紋路的臉上盡是愁苦,葉老太和葉大嫂則是扭頭坐在炕上, 邊抹淚邊跟葉家的老祖宗訴苦, 這位老祖宗嚴格來說是葉老頭的五伯母, 她是繼妻,因此那一輩現在還活著的就她一人,如今已經算得上是活人瑞,今年剛過了九十九歲的生辰。
他們一家很快各自分開,葉父和葉母去了葉老大和葉大嫂處, 葉瑜打量一遍整個屋子, 最後選擇挪到葉河和葉敬身邊。
葉河給他讓出個地方, 然後小聲跟他說:“昨兒我一晚上沒睡,可累死我了,後半夜陸陸續續來了許多人。”他抬起下巴往邊上示意了下,“吳石頭、招娣姐一家、求娣姐一家。”
“這可真是。”葉瑜歎口氣,他總覺得最近天天在歎氣,但是不歎氣卻又無法抒發他此時的心情。
葉敬心有戚戚焉地說:“從夜裏吵到天亮,剛剛才停下來,我竟不知大嫂竟有如此耐力,能以一敵十還不落下風。”
“當真?”葉瑜聽到這話不由得驚訝極了。
“當真。”回答他的人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湊過來的杏花,“大嫂她似乎被她奶還活著的時候給洗腦了,滿腦子都是不著調的理,偏偏她還能自己給圓回來。”
葉瑜這就懂了,她可能就是那種活在自己世界裏並且自成一套體係的人,這種人他見得不少,有時候他們說的話容易叫人哭笑不得。
緊接著杏花又壓低聲音說:“我記得吳老太去世前是一直由咱們大嫂照顧的吧。”
“好像還真是。”葉敬恍然大悟道:“當年招娣姐年紀大些,我都忘了有沒有嫁人,就算沒嫁人也要幫著家裏做事,剩下兩個年紀小些,讓她們照顧人總會出疏漏,那還真是咱們大嫂照料得多。”
如此耳濡目染之下肯定就學了吳老太的做派。
另一邊招娣也在懊悔,她心裏暗道,當初就不該讓盼娣照顧那個老太婆,盼娣也是,這丫頭怎麼好的不學光學壞的,就她昨夜裏說的那些話,她都想替葉家喊冤,捫心自問,若是自己兒子娶了這樣的媳婦,她肯定也想讓兒子和離。
說句不好聽的,如今人家葉家已經是給了麵子,說是和離,其實按照盼娣的做法,人家休妻都是有理有據。
但好歹是自己親妹子,總不能站在人家那麵,況且…招娣不著痕跡地歎口氣,況且盼娣若是真的和離了,整個村怕是沒有人敢再娶她,不是因為二嫁,村裏現在二嫁的婦人不少,雖然大多是寡婦二嫁,但是也證明了沒人歧視二嫁,不用立所謂的貞節牌坊,隻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