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盟約
進行集議的地方定在城主府, 葉瑜他們一行四人過去時就看到淮陽城眾人已經到了,謝賢謝叔也在其中,他們一共來了三個人, 個個都是一襲儒衫, 想來幾乎都是淮陽書院的讀書人。
通過謝叔作為連接, 他們兩方理所當然地互相認識了,領頭的使者是淮陽書院的副院長,同時也是淮陽城的副城主,姓文, 人如其名,是個文質彬彬的人,隻是短短幾句交談,葉瑜就能看出他學識極為豐富,與他交談的時候, 連談吐都不由得注意起來。
說起來他們也沒有什麼可以談論的, 最多就是寒暄兩句,說一說天災發生後的事情。
其中葉瑜著重詢問了他們那裏發生的天災類型,結果不出他所料, 果然最先開始的就是幹旱, 非常嚴重的幹旱, 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因為這個原因離開了淮陽郡,選擇逃難去其他地方,而剩下的人裏有一半都沒能熬下來,再加上全國範圍的地震,導致死者不計其數。
地震結束後又是越發嚴重的幹旱, 旱災引發山火, 反正建城之前的淮陽郡同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好在那邊的地理環境較為優越,地處平原,非常適合種植,因此等氣候漸漸平穩下來,收獲的糧食就足夠他們吃了,甚至還有剩餘的可以拿出來進行交易。
他們簡單聊過兩句,屋子裏的人便已經到齊了,整整坐滿了兩張長桌,每個人都正經危坐,等待集議正式開始。
林城主出來後首先是歡迎他們的到來,然後才說起正事來。
“我召開此次集議主要有兩點原因,一來現在能聯絡到的城池就隻有在座各位,為了加強聯絡,我希望能夠締結盟約,形成同盟,以此來互通有無。”
說完這一點,林城主就閉嘴了,給他們留下商議的時間,眾人見此也沒客氣,紛紛交頭接耳開始跟自己的人商議起來,
葉瑜沉吟半晌,倒是讚同此事。
“林城主說得有理,而且這事須得望祀城帶頭,其他的都不行,畢竟望祀城原來乃是京城,在平民眼裏,他們就自帶威嚴。”
他說完這話,就開始向葉明輝解釋自己讚同的原因,“一個人勢單力薄,有許多事都是合作才能做成,換到城池之間也是這樣,單獨做事不如聯合在一起,當然了,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原則,就算要聯合,咱們也要待遇一致,不欠他們的,若是不能做到平等,這個同盟不參加也罷。”
葉明輝聽完這才恍然大悟般地點點頭。
另外桌上其他人也想到了這一點,因此有人衝著林城主委婉地問道:“這同盟可要處處以你們為主?”
林城主雙手相扣放在桌上,氣定神閑地回答:“自是不用,每座城池的城主都是同盟的長老,若是有事,須得經過所有長老的商議才可做決定。”
他說的能不能實現先不說,反正話已經放在這兒了,明麵上人人平等,所有城池在同盟裏的地位也一樣。
因此其他人很快就同意了組建同盟的建議。
緊接著林城主說出第二個原因,“第二點是建立在第一點之上的,那就是通商,比如說我們缺糧食,但是附近有鹽井,並不缺鹽,所以我們會用鹽換糧食。”
這一點也沒問題,就連滿是商隊的晨輝城來者也沒意見,畢竟他們做的是普通的行商生意,針對的是個人,而林城主說的這個則是城池之間的。
葉瑜也同意,他主要是不想再種棉花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他們那邊的田地不適合棉花生長,田裏的棉花長得慢極了,半年都長不成,要是真能換來,就不用他們費盡心思種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