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陸複大上四十多歲,二三十年前見過,那時陸複也才而立之年。
陸複給他的印象很深刻,溫文爾雅,善於謀略,又能提槍上馬。②②
是有名的儒將。
因為有陸複這層關係在,簡老先生看他更是順眼,再加上陸長風這人心思剔透,很快就博得老先生的認可。
等他們聊的差不多,蘇娉才開口說關於中藥材加工廠的事。
簡老先生的大孫子聽完,他看向爺爺:“既然阿軟開口了,作為長輩我們也應該幫一幫。”
他的年紀都已經比蘇定邦還大了,但是因為張輕舟是老先生的關門弟子,使得他和蘇娉同輩。
六十歲了還得喊將將四十的張輕舟師叔。
蘇娉在這邊的輩份也算高的,簡家這位長孫的徒弟都已經帶出了他們的徒弟。
“去把你的師伯和師叔們都叫來。”簡老先生也是個極其護短偏向自己人的人,徒孫有求,肯定會出手幫忙。
“……好。”簡家長孫想到自己最大的師伯已經七十多歲,他隻能多叫幾個人去請他們過來。
簡老先生的老伴去世多年,家裏是由大兒媳操持。
見家裏要來這麼多人,幹脆吩咐下去,讓兒媳孫媳都幫著弄飯,中午正好一起聚聚。
來的師伯師叔們都帶上了自己看重的徒弟,都是準備把醫館交到他們手裏的。
聽蘇娉把這件事一說,他們的反應也是一口答應。
“國營藥材廠那邊我去說,關於合同的簽訂以及運輸讓我這大徒弟去跑就行。”
一位大概五十歲的師伯說道。
既然蘇娉開了口,藥材的質量肯定不用多說,要知道藥材決定藥效,如果藥材不行就是砸醫館以及簡老先生的口碑。
簡家這邊的門徒向來齊心,絕對不會坑害自己人。
對老先生看重的徒孫蘇娉,他們也十分放心。
張輕舟那人雖然性格差了點,想法多了點,為人比較沒有章法,但是他在醫藥方麵確實很有良心。
他的徒弟肯定也不用多說了。
沒想到這件事這麼快就能定下來,蘇娉一一向各位師伯們表示感謝,最後還不忘特意謝謝師爺他老人家。
吃飯的時候,簡老先生狀似無意問:“你師父怎麼不來?家裏做了點紅棗糕,你帶點回去。”
“他去了研究所,向上級反映加工廠供給藥材的事,要等著開批條。”蘇娉柔聲解釋道。
“老師昨天還說許久沒有過來見您了,擔心您的腿會不舒服,月底他會來一趟,替您針灸。”
簡老先生臉上的笑意怎麼藏也藏不住:“家裏都是大夫,也不是非得他不可,一年就見著他兩回。你可不能像他一樣,有空就回來看看,去了研究所有什麼需要搭把手的地方盡管開口就是。”
像他說的,全部都是大夫,有什麼醫學上的難題聚在一起開個研討會,集思廣益,比一個人悶在實驗室強。
“好,我會常來的。”
吃完午飯,給師伯留了個地址,和師爺以及長輩們告別,陸長風送蘇娉去了研究所,然後又回張家拿行李袋。
今早已經和張老爺子以及張老夫人打好招呼了,張老夫人就是希望他們小兩口能單獨多待會兒,自然是巴不得他們立馬去研究所住。
但還是叮囑:“每個月有空就和阿軟回來吃頓飯。”沒有她在家,都要冷清許多。
“好,我們會的。”陸長風笑著應道。
蘇娉想著既然得到了準確的答複,就應該先告知周隊長他們,讓他們提前做好打算,去公社打申請要批條。
出示自己的證件,進了研究所,張輕舟帶著她去發電報。
聽到響聲,趴在桌上打瞌睡的周隊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