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太史阿爺,多謝太史阿爺……”那婦人拽著女兒連連給太史公磕頭。
她是認定了把女兒送上曹昂的床,從此就再也不用受這流離之苦了。
當然,現場這數萬婦人之中,恐怕所有人都有這心思,隻不過都沒有她的心計,也沒有她鍥而不舍的努力而已。
最終荒原上的所有人都領到了米粥,雖不能吃飽,但至少餓不死了。
這幾日,曹昂待在塢堡裏一直跟幾個匠人鼓搗他新製的紡織機。
其實作為一個文科男,哪懂的這些東西。
隻不過他的學科裏麵正好有關於古今中外紡織機進化史的內容。
華夏的紡織技術,從原始時期製作漁網和鋪墊用編織筐席演變而來,發展到漢代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了。
隻不過紡織工藝卻相對落後,就麻布來說,完全靠婦人一手漚麻、撕皮、紡紗、織布完成一整套流程。
如此低下的生產效率,導致布匹的價錢非常昂貴。
所以布匹在這個時代竟然成了硬通貨,具有貨幣屬性,能直接當錢用。
隻不過受製於低下的生產效率,一個婦人織布連自己都養不活,一個家庭主要的收入,還是靠耕種來獲得。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紡織工藝的飛速發展才有所改變。
尤其是革命性的珍妮機發明之後。
其實所謂的紡織,分為紡線和織布兩部分。
而珍妮機就是一台紡線機,它創造性的用一個大飛輪帶動幾十個小飛輪,將紡線效率提高了四十倍。
綜上所述,就是為了說明曹昂做的這台機器很厲害。
把紡線效率提高四十倍,平均起來,織布效率提高二十倍不過分吧。
總之是曹昂信心滿滿。
要知道,織布就相當於印錢,他相當於把印錢效率提高二十倍。
真要是做成功了,甭說一個婦人們能靠雙手養活自己,就算養活一家人都沒問題。
他把印象中珍妮機的樣子用炭筆畫下來,讓匠人手工製作各種器件。
匠人們大多都是一頭霧水,總之他說做什麼,匠人們就做什麼。
如此進步神速,日夜趕工,隻過了不到五天,這件劃時代的產品已經做成了。
這台紡線機足足有兩間房子那麼大,相較於珍妮機用水流驅動,這台紡機是用十匹馬來提供動力。
這是真正的十馬力。
這日早晨試機,曹純和曹休都來觀看。
這些天曹昂在這裏辛苦勞作的時候,兩個人沒少在邊上冷嘲熱諷。
曹昂決定用這超越時代的產品,狠狠的閃瞎這倆人的狗眼。
曹昂一聲令下,讓馬力開始驅動,帶動大飛輪緩緩轉動,然後小飛輪也開始轉動,那小飛輪的線開始纏繞。
可是!
哢嚓,大飛輪掉了下來,滾出去老遠。
隨即,嘩啦啦……
整個紡機的零件碎了一地。
曹純和曹休愣著對視一眼,隨即笑的再也直不起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