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最無賴的人(1 / 2)

秋風落葉,日光西斜。平靜了一個時辰的軍營,再次鼓噪起來,新兵火長立於列前,踏步走進校場。八火新兵,各有所長,但論賽後士氣,卻唯獨趙武所在這火最為高漲。

戰馬嘶鳴,長戩豎立,軍陣整嚴。在長槍兵開道,曹旭邁著方步踏進校場,三十多歲的曹旭,此刻意氣風發,好像眼前的這些個新兵就是他一般。

甩袖握刀,步入校場中間的比武台,先是環視一圈眾新兵後,這才朗聲道:“今日兒郎們的表現,我很是欣慰。自今日起,你們就是大宋屯駐大軍中的一員了,你們的所作所為,都將代表著朝廷官軍。在此,我曹旭替朝廷感謝眾位能夠投身軍伍,成為保家衛國的將士。”

說罷,曹旭向樂正看去。樂正是知軍孟宗政麾下猛將,雖同為義軍出身,但人家卻是由孟宗政一手組建。今他來此,也是代表著棗陽軍衙,代表著知軍大人。雖為客,曹旭卻也不能盡搶風頭不是。

對於曹旭的示意,樂正點頭回過,邁出幾步來到比武台中央,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別的話,我也不多說了,在此,我謹以代表棗陽知軍孟大人向諸位表示恭賀,恭喜你們成為邊軍一員,借此,我衷心希望諸位能夠守好我大宋河山,永保大宋安寧,千秋萬世,此誌不渝!”

“永保大宋,千秋萬世!”

“永保大宋,千秋萬世!”

激亢的呼聲,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複,如果不是身在其中,趙武還以為這一切都是提前排練好的呢。也許是因為多日來訓練的刻苦,如今能夠成為正式一員,而不用再受黑老虎的迫害而感到歡喜吧,也許有人真的是為了能夠成為官軍一員而歡呼。

不過這條倒感覺很假,東南懼戰。如果不是家庭原因,或者被逼無奈,誰也不會從軍應戰。不過,如果到了非常時機,或許會有發自內心的歡呼吧。

反正眾人歡呼,卻唯獨趙武和劉默沒有隨勢而呼。在劉默腦海裏,可從沒有什麼大宋、朝廷這些概念。當年在天順軍之中,他的理念,就是保住他們的天順軍。而此時,他卻隻想著跟隨他的結拜兄弟,除此之外,別無他念。

情緒被帶動起來,樂正也退居二線,這演講本就不是他特長,如果不是孟宗政的軍令,打死他也不會來。樂正退回,由鄧柄出列,宣讀下午比試科目。

共三項:一,也是最主要的,從老兵中挑出數名骨幹,由新兵火長挑戰,老兵勝,就擔任此隊隊長,共設兩隊,鑒於人員不足,每隊配四火。

二,選出隊長之後,由四火對拚,最後勝出一火。具體為什麼要這麼比試,鄧柄沒有說明。

三,每隊勝出一火,要挑戰另一隊勝出者。這一點鄧柄也沒說明,不過,其後劉默向趙武附耳,說這種方式都是天順軍遺留下來的,為了保證戰事一起,手中堪有精銳之師。

所謂骨幹,其實都是各隊火長抽出,共六人,光恭郎所在的第一隊就調出四人,可謂盡數抽調第一部精銳中的精銳了。

不過,在第一部,真正算得上精銳的,當數那些晝伏夜出的特動隊,別看隻有二十來人,可就連恭郎這個曹旭愛將,也插不得手。特動隊,直接歸曹旭本人調度,除曹旭外,不聽任何軍令。

據說這支特動隊,還是當年天順軍組建者曹順一手打造,曾經最輝煌的戰果,當數在蔡州一戰,二十人徒步力戰一百餘名金軍騎兵,竟全殲來敵,己方才損失一人而已。

最慘的一次,是在唐州突圍戰中,二十人迎戰五百餘名金軍騎兵,力戰而竭,雖殺敗金軍,但特動隊也損失慘重。曹旭趕到棗陽後,得孟宗政伸出援手,給他一宿營之地。

這才在僅餘三人的基礎上,再次組建起特動隊,隻是戰力已不如當年矣!但在靠收攏殘餘組建起的第一部,卻仍算精銳,論戰力,其後當數恭郎的第一隊。

六人來到兩隊新兵列前,雙手懷抱,根本就不拿正眼瞧看這些個新兵蛋子。他們都是曆經千生萬死,從堆積如山的死人堆裏爬出來。讓他們給這些或許雞鴨都沒殺過的新兵做隊正,如果不是軍令如山,估計沒一個人願意。

“比試為四人圍攻兩人,徒手戰,勝出者獲下輪比試,迎戰一人。”這裏鄧柄所說四人圍攻兩人,是由各隊四個火長,聯手攻擊比武台上三名己方未來隊正中的兩人。

勝敗以被打下比武台區分,勝者晉升為下輪,迎戰最後一人,打敗他的話,還要在迎戰三人,也就是每隊候選隊正,之前的對手。如果你全部都過關,這個怎麼處理,鄧柄倒是沒說,因為在他們眼裏,新兵不可能能夠打敗三人。

如果哪位真的有實力,光在兩月的訓練期,就已見分曉。再者,從之前的比試之中也會發現,隻是令他們失望的是,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人物。

首先由第五隊,也是新兵組建,三隊刀兵,一隊槍兵。趙武所在暫編為第六隊,兩隊刀兵,兩隊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