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孟宗政的允許,趙武在李家河開始招收兵馬,雖然軍費不足,人數也隻被限製為千人,和一營戰前的人數差不是很多。
但趙武他並沒有氣壘,因為這次他可以招收屬於自己想要的兵。可連招幾天,而應征者卻寥寥無幾。這個時代的百姓真應了那句話‘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無論你怎麼做思想工作,就是沒有幾個人願意從軍。
想想也是,趙武之前的那些兵,不是北邊收來的,就是災荒由官方招募的,再者就是軍戶出身的。
招了進半月,才從周邊幾鄉裏招來二百餘人,且多數都是同鄉。好不容易將隊伍湊夠了千人,軍費和軍餉又發愁了。
孟宗政雖口頭任命趙武為四將正將,但此任命也隻經過軍衙,尚未通過帥司稟明樞密院,原先的四將正將曹旭已然陣亡,四將覆沒,這再要重新組建,卻要很費周章。
就在這時朝廷的封賞也下來了。
孟宗政授勳雲騎尉,加官武翼大夫兼合門宣讚舍人,仍領棗陽軍政,兼任鄂州都統製。勳是官稱的一種。授給有功官員的一種榮譽稱號,有品級而無職掌。
原先孟宗政隻是領棗陽軍政,知軍棗陽,兼任鄂州都統製,官武德郎,而無勳官,這次的加封不可謂不豐厚,隻不過是個虛名罷了!
趙範以屢敗金軍功授京湖製置司主管機宜文字,加封武功大夫,這個可就和孟宗政的武翼大夫相比雖是同品,但卻是高一個了檔次,沒辦法誰讓人家上麵有人呢,老爹是京西帥司呢!
趙奎授通判廬州,加從七品的武功郎,授武散官翊麾校尉。孟珙任光化縣尉,加從七品的武翼郎,老爹比知府兒子低了一個檔次,這兒子也自然而然的要低一個檔次。授翊麾副尉。
其實論戰功,孟珙要比趙範兄弟高多了,以一人之力挽救了右軍的敗局,又穩住了局勢,另率部救援棗陽,可上麵沒人,老爹又是一個,文臣眼中最低賤的武將!加上孟宗正為人剛正不阿,自然也沒有什麼人願意幫他說話。
趙武授京西路棗陽軍駐紮禦前左軍第四將正將,授承信郎,加陪戎校尉。按說那些軍功,加上鬼頭山的一起賞下來,怎麼著也要給個正九品的吧。
不過趙武卻很是知足了,畢竟他沒有背景,又出身低賤,要不是孟宗政和趙方的力捧,恐怕這點都得不到呢。
其他各部凡是參加棗陽戰也都是賞賜豐厚,原因是朝廷和金國議和成功,金國書麵表示雙方停戰和解,並重新打開邊關貿市。
此次受封的當然也少不了恭郎和尚冰二人,兩人也都被封了個虛職,隻比趙武那從九品的承信郎低個檔次的迪功郎。
估計是孟宗政力薦的,兩人還被任命為第四將副將,這樣一來也免去了趙武的麻煩。戰功被封,從之前的無品武階官,一下子就提升為有品級的官職和散官,換作是誰還不高興的要死。
而趙武卻高興不起來,營部內各人恭賀不已,隻有趙武沉默坐在上首。
這次功勞可居於首的,當屬劉默,可他已被趕出軍營,做了地下工作,就算再大的功勞,卻也無法領受。
不過這個也不是趙武高興不起來的原因,劉默什麼樣的人,他是知道的,自然不會去擔心這個。
他難過的訓練軍費去哪裏湊,現在組建9527,已使柳小怡打理的南北貨行,快要承受不住。
鬼頭山上還在秘密訓練著一支特戰隊,以做非常時期之用。那也需要很多的經費。經過棗陽一戰,趙武已發現自己所部的不足之處,而要改變這些也需要錢。
“錢,錢,錢。”
趙武抱著腦袋在桌子上磕得鐺鐺作響,情報組織要即刻擴建,要不然將無法應對以後的局勢,可憑眼下的經濟能力,根本無法支撐。
趙武鐺鐺磕著桌子,響聲驚動在營部內聊得正歡的眾將官,眾人忙止住說話,向趙武圍了過來。
“將軍,這受封理該高興,您怎麼看起來很難過的樣子呢?”
“錢啊,訓練需要湊集裝備,朝廷發的那些軍費,遠遠達不到我預想中的軍備,可是這錢該從拿弄呢!”
這一刻,趙武簡直恨透了自己,枉稱未來人了,空有超前的知識。對現下曆史不了解也就罷了,還沒有一門拿手的手藝,要不現在也不會為錢發愁了!
“不就是錢嘛,不是說宋金開放邊關貿易嗎,咱就從這下手。”
恭郎也隻是那麼隨口一說,誰知趙武卻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忽然哈哈大笑:“恭郎啊恭郎,你可真得稱上為福將了,就按你說的辦。”
恭郎撓撓頭,嘿嘿一樂:“俺也隻是那麼順口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