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單獨召見(1 / 2)

剛把鎧甲脫去的趙武,就聽身後有宦官前來傳達聖意,忙回身奔到寧宗皇帝麵前,雙膝跪地行君臣大禮,恭聲道:“京西路襄陽府駐紮禦前左軍步軍第四將正將趙武,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卿家平身,來人賜座。”

“臣叩謝陛下天恩,臣官小職微,豈敢在陛下龍顏前安坐,還望陛下收回成命,臣不勝感激。”

原本寧宗皇帝是看趙武等人在炎炎夏日,又如此賣力的操練軍馬,好心關愛一下,誰曾想這小子竟不感恩。

不過寧宗皇帝並未動怒,反而是笑容滿麵:“看到大宋軍馬有如此強悍,朕心甚慰,卿家也不必過於拘謹,安心坐下便是。”

趙武一直都是俯首叩地,不敢仰視:“為國盡忠,是臣的本份,為朝廷盡忠是臣的職責。臣才疏學淺,唯有盡心盡職,做好本份才是。”

寧宗皇帝在心裏為趙武豎起了大拇指:‘想我大宋如都是趙武之輩,何愁故地不複。’

“擢升趙武為棗陽軍都統製,賜階官武功大夫,轄製棗陽諸軍,欽此。”

這一道口諭是寧宗皇帝臨時說出,這一下不光趙武沒有反應過來,就連下首的重臣工也都在愣神。從八品的武官,一下子提升到正七品,就連武階官也同時提升。而趙武則隻有十七歲的年紀啊!

這時就是有那麼不長眼的臣子出列:“陛下,趙武雖是悍勇,卻不滿募軍之齡,兩年之內連升數次,今又無他戰功,今得此榮,臣恐重臣工心不誠服!”

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吏部尚書薛極,薛極的惡劣行徑寧宗皇帝也知道些,對此人很是厭惡。

如果換做別人,寧宗也許還會耐心解釋一番,比如數落趙武戰功,這招募年小之輩從軍又不是先例,還有他曆次所作所為都已報知樞密院和吏部存檔等等。

而薛極此話一出,剛才還是一張笑容的寧宗,當下笑容散盡,迎之而來的是滿臉怒意:“朕意已決,無需再議。”

當下寧宗甩袖離去,不管薛極是如何作想。寧宗此意也是為了把這事做成鐵板釘釘,要不一會監察禦史就該有人出麵了。

有禦史台的人攙和,這事十有八九成不了。還有就是由此會毀了趙武的前程,故此寧宗才故作憤怒離場。

龍駕離去,眾人叩首口呼萬歲。待寧宗走後,史彌遠走到薛極身前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成事不足。”

薛極不知做錯了什麼,上不招皇帝待見,下就連相爺也要遷怒於他,自是委屈萬分。待重臣各自散去,薛極快步走到趙武麵前。

紅紅的雙眼,恨不得把趙武撕碎了填進肚裏。薛極上前原本是想罵罵趙武解氣,誰知剛到趙武身前。立即就被十幾個士兵圍了起來,個個手搭刀柄,作臨戰狀。看這形態薛極膽怯,不敢怒罵。

麵對趙武施禮相迎,薛極是怒氣匆匆,卻不敢撒,鼓著嘴巴,隻說出三個字:“你很好。”之後甩袖離去。

看著氣匆匆薛極的背影,恭郎在後麵罵道:“他娘的,書呆子沒一個好鳥。”

“嗬嗬,管他呢,趕緊帶兄弟們回去,今晚大吃猛喝,痛快一把。”這一趟折騰的,比在李家河訓練還要辛苦,趙武決定拿出所有銀兩,請兄弟們痛快吃上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