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朦朦朧朧,眾人就開始在軍衙大院內吵吵嚷嚷,搬桌子擺酒席,花轎也已在外麵候著了。
為了保衛迎親隊不出什麼意外,尚冰又特意從四將調來兩隊人馬。原本很是勤儉,不允許部下借助朝廷威儀,謀為私己,而這次卻是出乎眾人意料,知軍大人竟然對此事不聞不問,視若無睹。
百姓不由對此事議論紛紛,但總的來說還都是好的一麵,孟宗政自從權知棗陽軍,就一直兢兢業業,秉公辦理,這也為他在百姓心中立下了很好的名聲。
對於這樣的場麵,百姓們大多都認為,知軍大人就這麼一個女兒。也是最小的,最後一個要成親的孩子,按照知軍大人的威望,隻用如此派場已經節儉到不能再節儉了。
知軍小女兒要成親,棗陽城百姓早早的起床,在沒有人組織的情況下,自覺的擔負著道路清潔。
從縣衙到軍衙也不過一裏路而已,道路被清掃幹淨,有幾個婦女還在街道上撒些花瓣,以增加喜慶。
沿街店鋪天還沒亮,就吆喝起來,病重已久,眼看著就不行的知軍大人,現在不光是舒醒了,聽說還痊愈了。
這可高興壞了棗陽百姓,昨天知道的太晚,還沒來及慶祝,今個又聽說知軍大人要嫁小女兒。
沿街店鋪的東家、掌櫃都豁出去了,早早打開店門,為了迎接這喜慶的日子,炮竹那是自然少不得的。劈劈啪啪的燃放完畢,各家又不約而同的貼出公告:自此時起,一直到午時一刻,所有吃食免費。
所以這棗陽百姓是以奔走相告,爭先恐後湧進這軍衙通往縣衙的主街道。敲鑼打鼓,高唱小曲,自不在話下。
麵對這迎親隊伍出軍衙向縣衙奔去,百姓們也是自發的在街道兩側圍出一條通道。原本早早候在街道上,負責維持秩序的捕快們,就隻有蹲在街角玩耍的份了。
看著沿街情緒高昂的百姓,趙武第一次感覺到這孟宗政在棗陽的威望。難怪曆次金軍重兵攻打棗陽,都未能得逞!
騎在高頭大馬上的趙武,不時的向沿途百姓招手,心內卻暗暗發誓:‘早晚有一天,這樣的榮耀也會屬於我……’
“知道這是誰嗎?”
“那不是主管李家河的縣丞嗎,這小子可有些能耐,看看現在的李家河,那叫一個繁華。”
“嘖嘖,你就知道這些?我告訴你啊,當初棗陽被圍,如果沒有他率三十二騎殺出重圍,要不咱們棗陽恐怕就要難保全了。”
“去,這算什麼,那日夜他渾身上下帶著數百道傷口,還義無反顧的衝進金軍大營,這才逼退了金狗,還殺了一名金狗主將呢。”
“嘖嘖,厲害,將來我兒子也要學他,看看人家,不到二十就榮升縣丞,乖乖,按照這速度,到宰相還會要多久……”
麵對百姓們的指指點點,趙武知道這一切都是拜孟宗政所賜。但此刻他更感謝的是那個已殉國的‘哥哥’曹旭,如果沒有他,就不會有趙武今天的一切。
一裏的路不長,但迎親隊伍卻走的很慢。不是百姓阻擋,而是百姓們的熱情,讓他們不好意思走的過快。
迎親隊伍來到縣衙正門,衙門外兩座石獅子上麵懸掛著兩個紅繡球。正門上棗陽縣衙牌匾邊上高掛著兩盞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