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也不是太久,轉眼間就已到了深秋。八月底的天氣,午間雖還有些許熱意,但隨著日光西斜,將很快會轉入略帶涼氣的秋風。
原本訂的是為期一年的訓練,卻不得不提前結束了。因為就在昨日,理宗皇帝得到邊關急報,急報上說李全正抽調大軍,準備隨時南下。
作為理宗皇帝手中唯一一張王牌,也是史黨眼中釘的趙武,知道這軍校訓練是無法再繼續下去了。還好早在三年前就聽從了呂良的建議,秘密組建一支軍隊,一切都是按照如今的訓練方法進行的訓練,這才沒有耽誤大事。
想起那日與呂良徹夜長談,趙武不由暗自慶幸:“還好我聽進去了。”
那一日呂良與趙武初遇,就向他交出了心底,而且還為他提出了幾個建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呂良預言,趙武不久就會踏進臨安,那也是他唯一能夠成事的機會。
如何才能牢牢抓著這個機會呢?當時趙武就是這樣向呂良請教。呂良也毫不隱瞞,傾囊相授,告訴他“唯有軍隊才能做不能做的事。”
這讓趙武想起偉人的那句話“槍杆子裏出政權。”從回來後,趙武一刻都沒敢放鬆,尤其是接替孟宗政的知軍之位後,更是明麵上裝作碌碌無為,暗地裏卻是在不停的收攏軍心。最終才能得以迅速平定左右兩軍,在經營年餘後,又組建起另一支軍隊來。
寧宗駕崩後,趙武再次聽從了呂良的建議,率先向朝廷請辭,名為寧宗守喪,實則是為了暫時躲開史彌遠的視線和接近皇帝。
呂良到達棗陽後,並不是外麵上看到的那樣,整日裏喝酒閑耍。若真是那樣的話,先不說趙武會不會繼續收留他,就是恭郎那一關或許都不能通過。要知道,在趙武身旁可沒有比劉默、恭郎更親近的人了。
到達棗陽後的呂良,白日裏做些混賬事,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卻給趙武教授了不少東西。大到如何治理一個國家,小到如何教化百姓。
趙武自認他智慧並不如史彌遠,或許連劉默都不如。但他卻擁有兩千多年的知識。雖說這一切記憶並不是很清晰,但兩千多年的曆史劇情多少還是知道點的。比如一個朝代靠什麼來維持,需要什麼樣的力量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自卑的趙武,從來都沒敢奢望自己能做出什麼轟天動地的大事。可呂良好像是具有先知的能力一樣,一口咬定他就是大宋王朝的將來。
因為這一句話,讓趙武糾結很久,就是至今他還是沒有想明白。現在曆史上所記載的南宋,雖已步入末年,但卻隻是因為奸臣當權所致。
這個國家還沒有到必要滅亡的地步,經過這幾年的觀察,趙武確定,想要滅掉南宋,就算成吉思汗親征,也並非易事。偉大的中華民族,不管在任何時候,隻要到了緊要關頭就會牢牢抱成一團,共同抵抗外敵。
雖然一直以為東南人懼戰,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起初趙武以為是這樣,可查看了不少當代資料,以及觀察所能看到的民風。趙武確信,這一切都隻是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