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漢軍(1 / 2)

呼哧,呼哧,楚風覺得自己快要死掉了,嗓子眼幹得冒煙,每一口空氣吸進肺裏,都像有把銼刀在胸前裏來回的拉,兩條腿比灌了鉛還沉,每秒鍾都是極其痛苦的折磨,完全是因為不想丟了麵子,才繼續堅持著。

誰說古代人體質差?說這話的人真該槍斃!楚風看了一眼身邊這群生龍活虎的家夥,鬱悶得想吐血,這他媽還是文弱的宋人嗎?那蒙古人壯成啥樣兒了?!

這是漢軍成軍以來的第一次五公裏越野。

楚風以每天三斤白米的價碼,從工場工人和匠戶子弟中,征集到了五十名頭腦機靈、身體健壯的青年,以陸猛為隊長,把他們組織成軍。

沒有軍服、沒有旗幟,每人就發了一根長槍作為唯一的兵器。

之所以用長槍,是因為這東西便宜,一個鐵製槍尖加上根木棍,全軍的裝備,七個鐵匠忙活大半天,全搞定。

訓練立刻展開了。楚風隻是在大一新生階段,接受過所謂的“軍訓”:隊列訓練和跑步。不知後來從哪兒道聽途說個五公裏越野,就領著這幫人開跑了——兵書上不是說為將者須身體力行嘛,楚大官人自然要起表率作用。

於是在大學寢室宅了四年的楚同學,切身體會了一次精疲力竭的感覺。

偏偏陸猛替他拿了長槍,一人扛著兩根槍還跑得輕鬆愉快,楚風就更加想吐血了。而且這家夥還不停的吼著楚風教給他的口號:“兄弟們,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啊!跟上,跟上!”

回村之後楚風就一屁股坐地上不起來了,伸手擦擦額頭,一手的汗水。

陸猛卻像吃了偉哥似的興奮,一會兒對這個士兵吆喝兩聲,一會兒去幫那個士兵揉揉腿兒,一會兒又去打水來給累壞了的士兵喝,沒多久又想起了什麼,跑楚風跟前說:“楚大人,咱們這支團練叫什麼名兒,還請您示下。”

楚風頭暈眼花的根本沒聽清他說什麼,摸著脖子嘀咕:“嗎的,好多汗……”

“漢?漢軍?好名兒啊,漢人的軍隊!”陸猛高興的吼道:“兄弟們,剛才大人示下,從今往後咱們就叫漢軍了!”

“漢軍!漢軍!”雖然身體疲憊,士兵們精神卻很旺健,他們不是犯罪充軍的賊配軍,而是保衛家鄉、保衛親人的團練,現在有了名號,標誌著正式成軍,大家當然非常興奮,跟著陸猛大聲呼喊。

我倒,這樣也行啊?楚風大汗、狂汗、瀑布汗。

本次五公裏越野載入了漢軍軍史,六月六日,一個非常吉利的建軍節。

在這一天,她的締造者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了軍事訓練,然後楚風就再也沒有出現在軍事訓練的隊列中。

他安慰自己:列寧沒跑過五公裏越野,羅斯福沒跑過五公裏越野,克倫威爾沒跑過五公裏越野,可見一個統帥不見得是一個好士兵。

於是楚同學一邊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一邊宣布今後的軍事訓練由陸猛為首、侯德富為副,然後迅速溜回家裏,癱倒在舒服的竹床上。

不過楚風絕對不是就這樣閑下來了,他咬牙切齒的為士兵們製定了“慘無人道”的訓練計劃:清晨起來五公裏越野,上午持槍突刺三百下,下午五十個仰臥起坐,晚飯前半個時辰再做三十次俯臥撐。

反正不需要自己去“以身作則”,楚風就可著勁兒給他們加碼。

本來還有點擔心自己不參加訓練,士兵們會不會有什麼想法,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士氣反而更加高漲。

陸猛是這樣回答的:“臨安知府大人不會參加朝廷軍隊的訓練,餘杭的張鄉紳也不會和他的團練一起跑步。”

事實上,第一次訓練中,士兵都認為楚風是不放心他們、害怕他們偷懶,才親自來監督的;後來楚風不再去了,自然被認為是自己的努力訓練得到認可,於是大家的勁頭更足了。

本來士兵們都認為每天三斤白米的軍餉,已經包含了夥食費用,但楚風很快宣布軍隊統一供應三餐,那三斤白米純粹是讓士兵們帶回家的。這個好消息進一步提高了士氣,這些淳樸的匠戶子弟每天都可著勁兒操練自己,生怕對不起楚大官人的糧餉。

軍隊夥食更是開得讓人咋舌。宋代雖然已流行三餐製,但那是老爺們消受的,平民百姓仍以兩餐為主。在大家普遍吃兩餐的時候,漢軍卻實行每日三餐,而且每頓大米白飯管夠!

楚風又用白米、海鹽換來大堆的魚蝦,每頓都煮上一大鍋給大家吃,而且這家夥生怕兵們吃少了,還讓人上山采來香菜添進湯裏,這海鮮湯滾三滾,神仙都站不穩,香味兒老遠都聞得到,總會引得路人猛吞口水,年輕的小夥子們就想:楚大官人下次招兵,我就是拚了命也要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