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 寧都殲滅戰(1 / 3)

登上城了,站穩腳跟了,後續的兵上去了!大元朝的淮東宣慰使徹裏帖木兒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

城中的漢人女子、財產金帛隻是小收獲,立下捉拿文天祥的頭功,才是功業大事!文天祥號令達於江淮,捉住他,幾乎等於平定了江淮湖贛,為汗八裏的忽必烈汗立下伯顏克臨安以來的第一大功!

自己身上有了萬戶職份,賞了金牌虎符,這次若捉住文天祥,大汗會怎麼賞賜?是賞雙虎符,還是把都魯勇號?

突然,異變驚碎了他的美夢。戰場西側的石鼓山麓,響起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

不好,宋人的援兵到了!看聲勢,至少萬人以上!

“嗚——嗚——”徹裏帖木兒的護衛親兵奉命吹響了蒼涼的牛角號,好不容易攻上城的士兵,隻得跳下城牆,退到離城百丈以外。

訓練有素的蒙古精兵,迅速跳上馬,集結成前端稀疏、後麵密集的常用陣型。徹裏帖木兒也從起初的驚慌中恢複過來,他發現自己已被包圍:城北的空地西有石鼓山,東臨梅江,東西較窄而南北狹長,西麵,石鼓山腳下萬餘宋軍列成了密集陣型,北麵,石鼓山與梅江之間的空地,自己逃跑的缺口也被數千盔甲鮮亮的宋軍堵住,南麵,是城池堅固的寧都,東麵,是川流不息的梅江!

李恒麾下鐵騎的機動力、戰鬥力讓楚風震驚之餘,也在思考如何平安退入閩西的問題,徹裏帖木兒的騎兵若是銜尾追擊,八千鐵騎將是自己步兵的最大威脅,能否生出贛南都是個問題。敵人一人三馬奔襲寧都,兵力減少到三分之一,正好給了楚風一個全殲的機會。

文天祥的一萬士兵加上陳淑楨的三千兵,從西麵石鼓山腳下,以較寬的正麵迎擊;楚風的漢軍和另外兩千佘漢義軍迂回到北麵,紮住這個狹長地帶的出口,並向南發展。兩麵夾擊,敵人要麼死在寧都堅城之下,要麼就得跳到梅江裏喂魚!

徹裏帖木兒發現處境不妙:四麵沒有退路,前有堅城、後有大敵,宋軍兵力在自己六倍以上,且不少宋兵穿著精鋼盔甲,顯然戰力不是普通義軍可比的。

媽的,我們是不兒罕山、斡難河畔的驕子,難道會輸給懦弱的宋人?徹裏帖木兒咆哮著激勵麾下士卒:“勇士們,我們是天生的征服者,宋人雖多,不過是豬羊牛群!草原上的猛虎,會害怕懦弱的羊群嗎?”

“不會!決不會!”

“勇士們,”徹裏帖木兒彎刀向西一指:“消滅他們!”

蒙古軍陣中爆發出狂嘯:“成吉思汗英靈同在!”兩千多騎,如雪崩般湧向宋軍大陣,徹裏帖木兒本人,就策馬衝在大陣的最前麵。

一蓬箭雨從宋軍陣中噴薄而出,可惜,隻有為數不多的蒙古兵中箭落馬。文天祥既沒有克敵弓神臂弓,臨時征召的軍隊,也缺乏朝廷經製軍隊裏那麼多熟練的弓箭手。

能統帥草原的驕子,本身也必須是最勇敢的戰士!徹裏帖木兒左手取下頑羊角弓,右手將三棱重箭夾在手指縫裏,雙手鬆開韁繩,僅僅用兩腿夾住馬身,伏在馬背上躲開宋軍的箭雨,策馬一直衝到了宋軍陣前十丈之內。

隻見他忽的一下從馬背上坐直了身子,左右持弓舉起,右手重箭在弓弦上一撘,飛快的將弓拉如滿月,持箭的手指一彈,弓弦便將三棱重箭圓滑的送了出去,惡狠狠的釘向對麵宋軍大將的心髒。

陳吊眼正在呼喝著指揮士兵列陣前進,一道寒光惡毒的釘向胸前,他眼睜睜的看著這羽箭撞到胸口,隻覺得像被鐵錘砸了一下,身子一晃,竟然沒有倒下。

徹裏帖木兒眼珠子差點從眼眶裏崩了出來:三棱重箭專破重甲,在六七丈距離上,便是宋軍五十斤重的步人甲也難抵擋,這精鋼甲是什麼做的,竟然射它不穿?

鄒鳳、杜滸、劉子俊等同都督府將領,見此也是嘖嘖驚歎。他們親眼看見不少重箭射到了佘漢義軍士兵的身上、頭頂,若是自己的兵,早就躺倒了一大片,換做這些裝備琉球甲的士兵,卻是丁丁當當的一陣響,箭矢全彈開了,不曾傷到分毫。

幸好,幸好是陳大使的兵頂到了前麵!幾位將軍對視一眼,都有羞愧之色:戰前還當這女將軍爭功,現在才知道,人家是實心實意幫自己減少損失呢!

“射他們手足頭麵!”徹裏帖木兒算是看明白了,漢人這種盔甲,一般弓箭是絕對射不穿的。

蒙古鐵騎馬術極其精良,一撥射出重箭,就在宋軍陣前向左一撥馬頭,雙腿一夾就跑了回去,彎弓搭箭進行下一次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