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軍械廠,一人操作飛速轉動的磨床,夾持一根高碳鋼鑽頭,細細的研磨加工。他身穿普通的工作服,上麵還沾滿了潤滑用硫化鯨油的汙漬,頭發蓬亂,和廠裏的老師傅沒有任何區別。
然而,最年輕的新工人,技術骨幹張驢兒、沈煉,一直到軍械廠、鋼鐵廠的廠長雷洪、馮火山,全都屏息靜氣的站在機床四周,目不轉睛的盯著那根鑽頭,唯恐漏掉了一點加工步驟。
像個老工人一樣操作機床的,不是別人,正是大漢國的最高統治者漢王本人!
我容易嗎我,剛回琉球,還沒來得及和幾位妹妹親熱親熱,就被逮到了軍械廠,深孔鑽床造成,就是鑽頭問題沒解決,用扁鑽鑽孔速度慢,用螺旋鑽頭吧,又老是鑽偏——雷洪等人畢竟是宋代工匠,他們不明白,螺旋鑽入物體內部時,產生一個向側麵的分力,極易導致鑽歪。
所以,堂堂漢王親自上陣,站機床邊上磨起了鑽頭。
啊~終於完成了,楚風直起身子伸伸懶腰,將鑽頭遞給雷洪:“給,按照這個做,另外,鑽槍管的時候,硫化鯨油不太合適,那玩意潤滑機床行,槍管勉強了,換菜油吧。”
雷洪、馮火山好奇的看著鑽頭,前端切削部分三尖七刃,看上去就像一朵綻開的花。漢王親手做的鑽頭作為標準件,再由工人們按照這個磨製,加工出的鑽頭才用於實際生產。磨床隻有兩台,但願意上來一試身手的人就多了,漢國所有工廠都貼著大幅標語“超過師傅是徒弟的光榮,被徒弟超過是師傅的光榮”,誰不想快點把手藝練好,升上三級技工、四級技工呢?
僧多粥少,雷洪和馮火山當仁不讓,細細的看了鑽頭形狀,一人霸占一台磨床,開始大幹起來。
兩位大師親自操刀,無形中就成了龍爭虎鬥的局麵。雷銀住、雷鎖住站在父親身邊,又不敢說話,生怕打擾了他的工作;沈煉和白狗兒待在師傅機床邊上,一會兒看看師傅的進度,一會兒伸長脖子望望雷洪那邊。
雙雄會啊!普通工人們一下子激動起來。農民尊重田頭的老把式,士兵敬愛衝鋒陷陣的將軍,工廠的工人,就服誰技術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技術好,咱豎起大拇指,心悅誠服的跟你幹;技術不好,想外行管內行,我呸,回你姥姥家玩去吧!鋼鐵廠廠長馮火山、軍械廠廠長雷洪,那是漢國鋼鐵金屬行業頂兒尖兒的人物,就是看看他們的手法動作,都能對自己很有好處呢!
“行了。”馮火山說出這兩個字,張驢兒一喜,朝雷洪那邊看去,卻見雷家兩兄弟正幫父親把鑽頭從機床上取下來哩。
楚風看了也是一驚,兩個老家夥,比我還磨得快,估計這些日子,他們是泡在車間裏的。
把鑽頭裝上鑽床,加菜油潤滑,熱鍛成型的低碳鋼圓棍夾持好,啟動水力,鐵棍就高速旋轉起來——鑽杆細,轉起來偏振大,所以讓槍棍轉,鑽頭不轉。
切削進度飛快,長長的鑽杆一點一點的深入了槍棍裏麵,所有人的心髒咚咚咚咚的狂跳起來。
槍棍鑽通,楚風迫不及待拿下來檢查。
成功了!槍管壁厚度均勻,中間的圓眼呈正圓形,至少肉眼看不出偏差,再放進一顆專用的小鉛球,用鋼釺輕輕一推,順暢而略帶粘滯的從另外一頭滾了出來。表現完美。
這、這是什麼鑽頭,這麼快?就算親手磨出鑽頭的雷洪、馮火山,都吃了一驚。
群鑽,又叫倪誌福鑽頭。在標準麻花鑽的切削部分磨出兩條對稱的月牙槽,形成圓弧刃,並在橫刃和鑽心處經修磨形成兩條內直刃,效率高、壽命長,在沒有超硬高速鋼和粉末冶金高速鋼,沒有槍鑽、BTA深孔鑽、DF深孔鑽的年月,它是最好的鑽槍孔工具了。感謝倪主席!
槍管的問題解決了,燧發槍就沒有任何技術障礙。扳機、護圈、刺刀卡座、擊錘、推彈杆等等小部件,用衝壓法一天能造上萬件,隻有帶動擊錘下落的簧片稍微麻煩一點,幸好不是螺旋彈簧,而是“V”字形的簧片,使用時V的兩條腿扳開,扳機一扣,張開的兩腿在彈力下合攏,帶動擊錘上的燧石打火花,引燃火藥。這玩意要往共析鋼裏加錳,好在軟錳即二氧化錳很容易找,漢國的一角、一分硬幣都用過,把軟錳添進鋼裏,含量千分之五到八,就是上好的彈簧鋼。
槍用黑火藥,在炮用推進藥基礎上,適當降低了硝的配比,增加了碳和硫,顆粒也比炮用藥細得多。敏兒母親王李氏辦縫紉工坊,已有了豐富的管理經驗,讓她又辦了一個彈藥整裝廠,招來一群婦女,用油紙卷成圓柱形紙彈殼,把衝壓製成的圓球鉛彈和火藥包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