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來了個心照不宣,楚風也回他個悶聲大發財,財物收下,趙筠駢四儷六的回了一封書,雲遮霧罩的一大篇,中心思想就三個字:謝謝了。
“行朝的腐儒好對付,將來怎麼全盤接收這個國家,怎麼應對文化衝突,費心思啊!”楚風撓著頭,喝了口茶,有點苦。
琉球漢國以工商立國,其農業的組織形式也是高度融於流通領域的商業化農業,由於商業發展和大規模近代農業、海洋捕撈業的擠壓,農民種地的目的,從養活自己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過渡到了追求高利潤、追求高效率的分工農業,出現了養殖、種植細分的專業戶,這已經是資本農業的初級階段了。
從民間、從純經濟的角度看,琉球與整個中原的融合並沒有什麼難題,畢竟琉球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內陸地區差別較大,但與江南一帶商業發達的地區比,差別就不大了。從趙筠口中知道,臨安有女子結社活動的手帕會,甚至還有女子足球隊呢!簡直連自己這個現代人都囧了一下。
麻煩的是儒門子弟。楚風絕對不想重蹈明亡的覆轍,一堆東林黨自己做生意,皇帝一收稅就說“與民爭利”,所謂“重農抑商”就是瘋狂的搜刮農稅,然後對世家大族控製的工商業免稅!這居然是“重農抑商”!然後,國庫空空如也,可憐的崇禎就隻好把自己掛到樹上去了,至於東林君子們,什麼錢謙益啊阮大铖啊侯方域啊,搖身一變去做了滿清的忠臣。
但是,殺了他們或者閑置也不行。
宋朝人口,因為戶籍統計不全的問題,少則數千萬、多則上億,其中的儒家子弟怕不有個十來萬,他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從實際上看,他們也是這個時代的精英階層——聰明人一般會念書,念書的一般都學儒家典籍。比如文天祥謝枋得之類吧,楚風就絕對不指望他們能為自己所用,但要把這樣的人全殺光,恐怕漢民族的集體智商都要下降幾個百分點,道德水平下降幾十個百分點。
閑置,這群有政治抱負的人,閑得下來嗎?從他們祖師爺孔丘先生開始周遊列國跑官要官,儒家,是入世的呀!
“其實,你不必如此憂慮,我倒有幾條對策。”趙筠笑盈盈的,仿佛成竹在胸。
哦?楚風一喜,他經常接觸的人當中,侯家兄弟是將門子弟,李鶴軒學的帝王術,法家、雜家多過儒家,張廣甫是帳房師爺,王大海船場把頭,其餘人更不足論,隻有趙筠最了解儒家,隻有她能提出解決方案。
“其一,要給出路,不能把這些人做官的路子堵死。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他們的終身夢想,隻要有條路,就絕對不會和你唱反調。”漢王後握著小拳頭侃侃而談,那認真模樣惹得楚風怦然心動,恨不得將這女諸葛抱在懷中好好輕薄一番。
“漢國小學有語文、算術、自然、物理、化學五科,咱們便以這五科取士,一樣叫秀才、進士,有真才實學的留下任官,皓首窮經的腐儒就叫他滾蛋,天下讀書人有了出路,楚兄便可道一聲‘天下英雄,入我彀中’了。”
“考這些?他們會來應考麼?”
“怎麼會不來?陳宜中醫卜星相,秦九韶算學無兩,北方封龍山、紫金山,曲海鏡、焦養直、劉秉中、李冶、郭守敬,哪個不通天文地理算學水利?”
趙筠喝了口清茶,繼續道:“取士之法,西漢有賢良方正,魏晉九品中正,唐朝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足有五十多科,首重詩賦,宋朝進士科,或考詩賦,或考經義,或者兼而有之。曆朝所重,各不相同。你還擔心沒人應考,我說隻要頂個進士的名目,考上有官做,來考的讀書人就要擠破頭呢!”
楚風一拍腦袋,恍然大悟。這時候還沒搞八股取士,況且,搞八股取士的明末,漢族儒生也翻譯幾何原本,倡導西學,連婦女都在討論幾何問題呢!直到滿清,整個士林才在壓製之下轉成了金石考據的腐朽學問。宋末,讀書人除了經史子集,對於天文地理算學之類,或多或少都有涉獵,就算完全不通雜學,還有個語文可以考嘛!
漢重賦,便有揚雄、班固、司馬相如;唐重詩,便有李白、杜甫;明清重八股,就有範進中舉。將來多科取士,隻要平等對待,不怕讀書人不全麵發展,說不定若幹年後還能考個什麼2+3呢,儒門子弟,自然化為格物致知的有用之材。
“別急,還有呢!”趙筠吐出的下一句話把楚風嚇了一跳,“咱們可以著書立說,改造儒家,有理學心學,咱們就不能搞個漢學?”
“別別別,什麼之乎者也的,我聽了就腦袋疼,這事可做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