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章 女色魔(1 / 2)

烏仁圖婭昂首挺胸走在定遠堡中,渾不在意身後交織著的各種目光。

身為大漢和乃顏王爺之間聯絡的使者,又是如此窈窕的一位少女,她隨時隨地都能吸引到熱切的眼神,但今天,顯然這些交織著的目光當中,帶著些別的意味。

不管怎麼說,女方主動提親而被男方拒絕,在任何一個民族來說,都是奇恥大辱,若換了漢家女兒,當天晚上就抹脖子上吊,隻怕是唯一的出路。

烏仁圖婭不怕。她是草原明珠,黃金家族的後裔,身體裏流著成吉思汗相同的血脈,烏仁圖婭隻信奉努力爭取,決不可憐兮兮的用眼淚博取同情——嚴酷草原上,弱肉強食是綿延千年的真理,蒙古人不相信眼淚。

所以當歐震以近乎兄長的身份對她好言勸慰的時候,迎來的是幹脆利落的拒絕:“雄鷹在哪兒折翅,就在哪兒重新飛上藍天。”

現在,烏仁圖婭憑借身為聯絡使者,乃顏部唯一可以自由出入定遠堡的權利,尋找到大漢皇帝下榻的臨時寢宮。

定遠堡最舒適的房間,鋪上了羊毛絨地毯,擺著幾盆南國運來的奇花異草,四壁的水晶吊燈光線明亮而柔和。

遼東北國的舊曆七月,已有了蕭瑟秋風,楚風緊了緊呢絨大衣,伏案審閱兵部擴建騎兵師的計劃草案。

兩個月前,隨著閩廣戰事的勝利完結,漢軍上下、從儒林到民間,都有了速戰速決的急躁想法,幾個統帥部的小參謀,甚至提出陸海軍聯合行動,集結兩到三個師的兵力,從泥沽(今天津境內)登陸直取大都,生擒忽必烈,一舉定鼎天下。

當時楚風就無語了,因為這個計劃,和六百年後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讓咱們那位禍國殃民的老佛爺倉惶出逃的戰爭,幾乎如出一轍。

思想解放了,果然這群少壯派的參謀,什麼都敢想啊!隻可惜蒙元不是滿清,大元皇帝忽必烈和他手下的百戰精兵,絕對不是趁明王朝內憂外患之際撿了個便宜的通古斯野豬,而是剛剛消滅大夏、大金、大理、大宋、基輔羅斯、木剌夷、波斯、花拉子模等等數百國,鐵騎從黑龍江打到多瑙河的無敵軍隊!

泥沽距離大都城三百裏,而漢軍是全火器近代部隊,攜帶大批火器、彈藥輜重,連續行軍極限速度不超過六十裏,這意味著從泥沽到大都城,至少需要五天時間。

就在中書省轄地(今北京附近,含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各一部分),“以蒙古軍鎮守京畿”,忽必烈能調動的蒙古武士超過十五萬!他們乘騎著耐力強悍的蒙古馬,大軍一晝夜就能奔馳三百裏,將會輕而易取的將漢軍合圍在適合騎兵衝擊的華北平原上!

軍事上既不可行,政治上也毫無意義。大都城誠然是北元的國都,但在更北麵的東蒙古草原上,還有忽必烈的行宮上都,朝廷每年在上都的時間,和大都是五五開;蒙古武士心理上最認可的都城,還是神聖的哈喇和林——它在更北麵,蒙古草原的心髒地帶,漢軍鞭長莫及。

而對於這個時代的漢民族來說,攻擊大都,遠不如收複前朝行在臨安,或者一百五十年前就被宋高宗放棄的開封府更有意義。

計劃雖然在第一關就被否決,卻引起了大漢高層的注意。楚風發現,漢軍現行軍事體製,能夠在南方水網丘陵地區,甚至中原漢地有效的發揮戰鬥力,但要是在遼闊的華北平原,乃至更加遼闊,一馬平川的蒙古草原上呢?蒙古武士會騎在奔馳的馬背上,像一陣風似的從你的手指縫裏溜走,然後在你最意想不到的薄弱環節發動致命一擊!

不能控製蒙古高原,華夏就永遠麵臨著北方草原上的威脅,要一勞永逸的消除威脅,就必須發展屬於漢人的騎兵,像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李靖徐世績大破突厥那樣,為華夏文明贏得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騎兵師的正副師長,已有了現成的人選:張世傑、蘇劉義。老張指揮步騎兵還真是一把好手,當年在荊湖讓伯顏、張弘範都狠吃了幾個苦頭,隻要別讓他指揮水軍就行。

當然,這個計劃目前還是保密的,騎兵師肯定不能在南方組建,而隻能在遼東草原上,從這裏,西進可以威脅大都,東征可以渡鴨綠江進朝鮮,北伐則直搗蒙古高原的心髒,正是騎兵的用武之地。

但馬匹、騎術教官、軍馬牧場,都需要得到乃顏汗的支持,在乃顏點頭同意之前,騎兵師計劃屬於最高機密,連預備升任正副師長的張世傑和蘇劉義也分毫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