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章 二十一條(1 / 3)

“佐渡海峽的怒濤依舊叱吒嗚咽,自中大兄皇子誅殺蘇我入鹿,流放蘇我一族開始,經百年前決定日本命運之源平合戰,直到如今六百餘年,武家公家相爭、源氏平氏亂鬥,不知埋葬了多少流放貴族的哀號。昔日赫赫武功,今朝身不由己,盛衰興亡誰能預料?”足利家時站在按數百年前遣唐使傳下的圖樣,仿中華規製建造的“唐樣大船”船頭,語中似在感歎世事無常,但心情殊無孤寂之意,反而有些誌得意滿。

正所謂父子連心,長子足利貞氏深知父親的心情。

足利氏係出源氏,乃天下武家正宗,肇基始祖便是在日本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八幡太郎、被白河法皇譽為“天下第一武勇之士”的源義家。

想當年源氏奮勇死戰,無數武士的生命如櫻花般凋零,這才擊敗了平家武士,奪取幕府征夷大將軍的寶座。平氏後代北條家僅僅依靠外戚身份,卻用各種卑劣的手段篡奪大權,以幕府執權架空將軍,源氏嫡裔足利家反而淪落到下國小吏,怎不叫人扼腕歎息?

足利家始祖八幡太郎源義家曾有遺言,“我的第七代子孫中必有人能奪取天下……”,而到父親手上,足利家已有七代,若不能完成祖先的遺命,父親大人惟有切腹,以洗刷武士的恥辱!

上天有眼,憑空降下大漢這個強援,足利家才有了起兵對抗北條家的資本,但為什麼去年大漢會突然撤銷了援助?傳言北條時茂和大漢簽訂了《馬關條約》,恐怕不是空穴來風啊……

足利家時看了看視野中越來越近的佐渡島,得意中隱隱帶有一絲擔憂,這座海島被漢人建起了碼頭、倉庫、炮台、軍營和礦山,成為向日本出口武器,換取寶貴糧食的貿易基地。

日本土地貧瘠,隻有山間些許平整的田地,農夫們辛苦一年四季,卻隻能得到微薄的收成。和大漢貿易以前,這點子收成還能讓農夫們勉強糊口;現在,足利家、細川家、大內家等等武家,爭先恐後的和大漢貿易,而大漢唯一接受的支付手段,就是白花花的大米!

各地武家為了天下製霸,紛紛用敲骨吸髓的手段盤剝農民,去年冬天,九州、四國、本州,出處都有凍餓而死的農夫,漢國簡直是在吮吸大和民族的鮮血啊!

身邊的兒子貞氏,出生就是大家少爺,不知道民間疾苦,但足利家時的眼中,陽光明媚的佐渡島,就像一張血盆大口,吞噬著日本和族的生命元氣。

難道各地武家都是傻瓜嗎?不,大內、細川、足利、北條、藤原,沒有誰是傻瓜,誰都看出來了,這樣的情況再持續二十年,不,十年,甚至最短五年,和族的血肉就會被大漢榨幹,戰場上的武士們,用大漢提供的兵器互相砍殺,生命如櫻花般凋謝,鄉間的農夫,亦會因缺糧,而卑微的死在田間地頭。

人人都知道大漢的謀略,卻沒有哪家不墜入彀中,因為用糧食換取兵器盔甲,尚能在戰場上支撐下去;若是不繼續這種割肉賣血似的交易,家族在戰場上的覆滅,會更加迅速!

內戰的足利、北條,在兩邊搖旗呐喊待機而動的細川、大內等等武家,打的都是相同的算盤:看誰先撐不下去,看誰能笑到最後!所以他們都必須把和魔鬼的交易繼續下去,直到有一邊倒下。

明知漢人不懷好意,卻必須墜入彀中,甚至叫做自己送上門挨宰!

足利家時隻希望這一次,皇帝的胃口不要太大,割肉的刀子,不要太快。

佐渡島,陪同楚風視察了港口碼頭、駐軍營房、要塞炮台、金銀礦坑,盡管曾經親眼目睹定遠堡在半年內拔地而起,烏仁圖婭仍然睜大了眼睛:“這、這些,都是你們在兩年內建設完成的?”

方才參觀的港口,鋼筋水泥建築的防波堤,即便海上最猛烈的暴風,也對停泊其中的船隻分毫無損;礦坑闊五十餘丈、深達二三十丈,巨大的漏鬥狀坑洞,像是大地張開了口子,站在坑口往下看,坑中無數的漢國工人和土人勞工,就像螞蟻似的密密麻麻,北方鹽湖上眾多蒙古人采挖純堿的情形曾讓烏仁圖婭感歎,和今天的場麵一比,那連小兒科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