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章 浮虧保本(1 / 3)

“失了閩廣,失荊湖,失了荊湖,失四川,朕隻想問問你們,什麼時候讓南蠻子打到朕的大都城?”忽必烈一反常態的從禦座上站起來,像一頭發怒的雄獅不停的咆哮,蒙漢色目群臣如綿羊一般匍匐在他腳下,任憑冷汗從脊背上嘩嘩的往下流淌。

大汗生氣了,大汗會殺人的!

消息從六盤山安西王府傳來,東西兩川行軍元帥府麾下主力,為蒙古帝國立下汗馬功勞的鞏昌軍,連同助戰的一個怯薛軍千人隊,久攻釣魚城不克,漢軍從荊湖西部潛入四川,朝廷三萬大軍竟然全軍玉碎!

四川攻守形勢頓時翻盤,此前,東西兩川行軍元帥府麾下軍兵雖不說屢戰屢勝,但確實是在不斷的攻城略地,今年取敘府(今宜賓),明年克瀘州神臂城,後年破重慶斬張鈺……累年血戰,迭克名城,全川已盡入朝廷之手,隻剩下合川釣魚城孤軍尚在負隅頑抗。

正因為形勢一片大好,鞏昌軍被殲之後,東西兩川行軍元帥府才立馬亂了陣腳:前方大軍圍困孤城,釣魚城中守軍斷斷衝不出來的,為了轉運糧草、彈壓地方、震懾人心、收集軍糧,除開鞏昌軍之外的兩萬軍兵,都分駐瀘州、重慶、富順、敘府等城市,偌大一個四川,大小城市上百,這兩萬守軍一撒下去,小城隻能留個百人隊,大城也最多留個千人隊,等鞏昌軍兵敗釣魚城的消息傳回元帥府駐地成都,任何集中兵力的計劃,都成為了鏡花水月。

漢軍隻在釣魚城下休整了三天,就發動了如潮水般的攻勢,加上釣魚城守軍並肩作戰,各地堅持抵抗的民軍也在大漢金底蒼龍旗下風擁雲聚,登時勢如破竹,連下四川百餘城,東西兩川行軍元帥府隻得撤離成都,從川西草原北上陝甘,投奔六盤山駐軍——那兒的安西王阿難答正是他們名義上的頂頭上司。

“朕,本來準備在四川平定之後設置行中書省,但這群無能的混帳、懦夫,把拖雷汗開始,數代先輩五十年辛苦打下的四川,一夜之間就丟給了蠻子反賊,”忽必烈在高高的玉階上來回踱步,瘸了的那條腿疼得厲害,心頭有團火在燒,而且越燒越旺。

“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汗把剛從漢文典籍中學到的話,準確的活學活用。

自平章政事呼圖帖木兒、平章政事署理中書省事阿合馬、丞相留夢炎、太師伊徹查拉以下的群臣,全都鉗口不言,並且努力的瑟縮著身子,希望自己能躲過大汗暴怒的目光。

一人剛而萬人柔,雄糾糾氣昂昂的蒙古武士,如呼圖帖木兒、伊徹查拉等輩,在忽必烈麵前也不過是條狗,大汗對他們的生死,一言可決!

“啟奏陛下,”太常禮儀院使、吳興郡公、集賢大學士趙孟頫出班奏道:“鞏昌軍便宜都元帥汪良臣,玩忽職守、喪師辱國,致使鞏昌軍全軍覆沒、勇敢的怯薛武士誤陷敵手,東川西川百餘城淪陷,其罪莫大焉,臣請陛下定罪議刑,以展天威、以儆效尤!”

趙孟頫趙郡公雖無實權,但自從“改良”火藥,讓火炮威力更強大以來,就因為困居琉球近兩年,熟悉南蠻子反賊的情況,成為了大汗身邊第一信任的顧問官,隻要是和南方反賊有光的問題,他儼然朝堂上第一號權威人物,而目前大元朝政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對付南方反叛,這位“海上班超”、“當今蘇武”的地位,也就越發的炙手可熱,他的話,也就越發的有了份量。

聽趙孟頫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都鬆了口氣,好極了,終於有替罪羊了,活該你鞏昌汪家倒黴,誰叫你的三萬精兵都折在釣魚城下了?現在汪德臣、汪良臣兩兄弟死翹翹了,要勢力沒勢力,要軍隊沒軍隊,碰巧大汗這麼大火氣,不拿你開刀,難道拿咱們開刀?

留夢炎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趙孟頫,這個年青的趙宋皇族,最近越來越得到大汗的寵幸,而他的為官之道似乎也越來越純熟了……嘿嘿,隻可惜你是故宋皇族,就算大汗給你再高的地位,也是拿來充充門麵,絕無掌握實權的可能,也就絕無威脅到留某人漢臣領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