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章 輕描淡寫(1 / 3)

當大漢皇帝的車駕由遠及近,最終停在宅邸大門前的時候,鄧光薦的心髒差一點從腔子裏跳了出來,他努力平複自己的心情,可蒼老的雙頰上浮起病態的紫紅,出賣了他的內心世界。

幸好,此時激動的不止是他一個。

故宋楊太妃、海上行朝宋末帝趙昺母子倆早已等在了門前,準備迎候大漢皇帝——崖山之戰中,他們的救命恩人。

亡國之君、前朝後妃會有什麼下場,楊太妃心知肚明,大宋兩位開國皇帝是如何對付蜀主孟昶、南唐李煜的,普天之下盡人皆知,唯有大漢皇帝霽月光風,不計前嫌,優容行朝一幹人等,回想前塵往事,直叫她感激涕零。

另外一層,作為養在深宮的婦道人家,她一直隻是先帝宋度宗的偏房妃子,並沒有謝道清太皇太後、全太後那種母儀天下的野心,國破家亡之際帶著兩個三四歲的小孩出海,不過是為了保留先帝爺的一點血脈罷了,相比海上行朝的顛沛流離,她更希望過現在這種平淡、安逸的生活。

比起繼母,趙昺的心思更為單純,他幾乎是毫無保留的崇拜著姑夫。他的父親宋度宗早在伯顏破臨安的數年前就亡故,那時候趙昺和另外兩兄弟都還在繈褓之中,根本記不清父親的容貌,相形之下姑夫楚風反而更為親切,何況這位大漢皇帝少年英雄,篳路藍縷興起於東海之濱,數年間囊括天下、雄視八荒,收複故宋行在臨安、首都開封,光複河洛燕雲,正是趙昺這樣的少年人最崇拜的對象。

要知道,在琉球小學校上學期間,他和別的孩子沒有什麼兩樣,對楚風崇拜得五體投地,學校自編自演的保留劇目《大漢皇帝破泉州,海獠蒲氏償血債》,自從好幾年前熟悉楚風的王虎子升學離開,近距離見過楚風數麵的趙昺就成為了當仁不讓的一號主演。

大宋?誰會懷念大宋?是的,印刷術、指南針、航海星圖、火藥……它勤勞智慧的人民創造了最燦爛輝煌的文明,嶽飛、辛棄疾、虞允文、李庭芝、文天祥……它的忠臣烈士層出不窮,隻可惜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江南暖風頻吹,君臣喪失了氣節,從風波亭上的那一幕開始,百餘年間把這一切生生葬送!

就連曾在幼時有過故宋皇帝身份的趙昺,也隻記得宋給自己帶來的是海上顛沛流離,是從臨安到福州、從福州到泉州、從泉州到崖山的不斷逃亡,帶給自己的是痛苦和恥辱……惟有漢,把戰線不斷推向北方,帶給人們的是一個勝利接著另一個新的勝利!

所以,搬進新宅,又正逢新春佳節,在師傅鄧光薦的攛掇下,趙昺央著母親給趙筠寫信,邀請皇帝夫婦到府上一遊。

沒想到,很快得到了回應:皇帝將在大年初一檢閱他的百戰百勝的軍隊,大年初二攜敏兒回王大海家,初三就排到了趙昺家裏。

哈,要是同學們知道皇帝姑夫親自到我家來,隻怕要羨慕得把眼珠子掉下來吧!冬日的暖陽把趙昺的臉蛋曬得紅彤彤的,他踮起腳尖,翹首以盼。

陸秀夫呢,神情一如既往的平淡,臨危受命隨駕出海、漂泊海上的艱難困苦、鳩占鵲巢的陰謀、抱著小皇帝趙昺跳海自盡的決絕……這一切前塵往事都已經隨風而逝,現在他不是什麼大宋朝的直學士院、參與樞密事、左丞相,而是大漢帝國的一名普通小學國文老師,同時兼任趙昺的家庭教師。

隻有趙孟頫,作為趙筠的堂兄、楚風的便宜大舅子,也是趙昺的叔父,被嫂嫂楊太妃請作陪客,和鄧光薦的激動、陸秀夫的淡然不同,他的臉上總掛著一層神秘莫測的笑容,從鄧光薦的角度看去,似乎帶著譏誚、嘲諷的味道。

“今日的一縷英魂,昨日的萬裏長城。

無官方是一身輕,伴君伴虎自古雲。

歸家便是三生幸,鳥盡弓藏走狗烹。

子胥功高吳王忌,文種滅吳身首分。

可惜了淮陰命,空留下武穆名……”

趙孟頫搖頭晃腦的哼著小曲,也不知是誰作的,偏生每一段都直直的戳到了鄧光薦的痛處。

這位近枝宗室趙孟頫,偏偏和楚風、趙筠走得很近,還曾是北上蒙元大都城,在忽必烈老巢裏做文章的人物,與情報司也多有往來!想到這裏,鄧光薦心頭一凜,出言試探道:“孟頫賢弟,皇上駕臨前朝君王府邸,這份心胸卻是難得,隻不知待會兒賢弟如何引見?這宅院修在棲霞山正對著嶽王廟,又有江山無數美景納於其間,其中的意味,隻怕要賢弟才能分說明白。”

趙孟頫若有所思的看著遠處駛來、正在慢慢停穩的車駕,悠悠的道:“鄧大人講,還是愚弟講,有什麼分別?倒是鄧大人準備好了麼,待會兒可不要出什麼紕漏。”

“紕漏?什麼紕漏?”鄧光薦的臉色,一下子白得可怕——實事求是的說,他並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陰謀家,至少陳宜中誘殺殿前指揮使韓震時,還能做到舉重若輕麵不改色。

趙孟頫頗有些異樣的看了看鄧光薦:“府中的菜蔬可準備停當了,伺候的人是否妥當?這些問題,難道鄧大人都沒有考慮?”

原來是指這些!鄧光薦幹笑著敷衍過去,待車駕停穩、趙孟頫的注意力到皇帝禦駕上,他才抽冷子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

“大漢皇帝、皇後駕到!”皇家衛士打開了馬車車廂。

==========

葉旭坐在馬路對麵的茶肆,單獨雅間裏四樓臨街的座位上,這是新開張的酒樓,鋼筋混凝土結構輕易做到了四層樓的高度,在葉旭挑選的這個位置上,視線一覽無餘。他興奮而又緊張的看著大漢皇帝的車駕遙遙而來,而故宋帝師、禮部侍郎鄧光薦,已在趙昺府邸布下了天羅地網!

朝中文武百官,皆是大漢皇帝親信,軍中虎賁兒郎,盡為大漢盡忠死節之士,想要打他們的主意,無論琉球匠戶村的老人、錦田山下的遺民、泉州南少林的幸存者還是收複故土的淮軍兒郎,都隻會用一個字回答:呸!

所以鄧光薦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隻能選擇皇帝外出、楚風手握的力量最薄弱的時候動手。

最薄弱的時候,就是皇帝從馬車下來,到走進趙昺府邸的這一小段路,不到五丈的殺戮之路。

因為馬車內襯有防彈鋼板,且一模一樣的六駕馬車,誰也不知道皇帝究竟在哪一部上;因為趙昺的府邸已被保安司的官員們密切檢查了一遍,並安排了大量密探雜處仆婦、下人中間,從買菜、洗菜、菜下鍋到端上桌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根本沒法做手腳,現在為止,府中至少安插了兩百名密探,明暗哨位無數!

唯一的機會,便是皇帝下馬車到進府中這小小五丈距離上,製服他,或者殺掉他!

鄧光薦手中的力量無法和大漢帝國相比,趙昺府中並沒有埋伏人手,相反,他把所有的力量放到了府外這條街上,葉旭知道,那賣豆沙年糕的漢子,挑著的擔子裏藏著鋒利的牛耳尖刀,賣青菜小販的扁擔,其實是一支偽裝得非常好的、鋒利無匹的長矛,作廚師打扮、蹲在小販身前,在他擔子裏挑挑揀揀的壯碩漢子,懷裏則揣著一部體積縮小,威力卻絕對沒有縮小的神臂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