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章 忽必烈:南下!(1 / 2)

大漢八年、北元至元二十一年三月,漠北漠南草原上芳草碧連天,又是風吹草低現牛羊的季節,忽必烈駐陛的上都路的東麵兩百裏外,有一處叫做可木兒溫都兒的肥美草甸子,起伏的山丘是湟河和落馬河的發源地,這裏土肥水美、芳草青青,牛羊比別處分外肥壯。

連片的蒙古包前,老人們編織著氈毯,溝壑縱橫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姑娘們一邊用老大的木奶桶打著酥油,一邊唱著屬於春天的歌兒,高亢的歌聲飛上了雲霄。

這片草原屬於一個叫做“月息”的小部族,漠北嚴酷的生存競爭中,他們根本無法和乞顏部、巴鄰部這些大部族相抗衡,草場一天比一天縮小、越冬的困難一年比一年難熬,直到最近幾年趕著牛羊、架著勒勒車,遷徙到片東蒙古草原邊緣的福地。

為什麼這水肥草美的地方,竟能被這樣一個弱小的部族占據?

乞顏部,是黃金家族所屬、成吉思汗出身的部族,巴鄰部,則有伯顏丞相這樣的名臣宿將和許許多多南征伐宋立下戰功的那顏貴族,他們在從成吉思汗開始曆代大汗的征伐戰爭中,獲得了極大的好處,單單是兀魯斯分配的戰利品,就足夠讓他們躲過可怕的白災,讓四方小部族和零散牧民前來投靠,部族也滾雪球般發展壯大,所以,這些強大的部族對蒙古帝國忠心耿耿。

然而乞顏部、巴鄰部等等部族越壯大,月息部等廣大弱小部族的生存空間就越發狹窄,他們不得不逐漸離開草原腹地,向邊緣地帶遷徙。

可木兒溫都兒草甸,地理位置上實在太過靠近遼東——隔著鬆嶺山脈的赤山、五峰嶺、獅子岩一線山地以及山脈腳下的鬆州城,就是遼西走廊上的大寧路,從遼西沿著落馬河溯流而上,很容易就能到這裏。

自從遼東乃顏汗和東蒙古的勢都兒、哈丹先後起兵,與“偽汗”忽必烈連年征戰,遼東遼西東蒙古戰火紛飛,巴鄰部、乞顏部等等大部族有無數兒郎在元朝怯薛軍、京畿駐軍以及伯顏丞相麾下各萬人隊中,也就是和乃顏、勢都兒、哈丹作戰的主力,兩邊自然結下了深仇大恨,巴鄰部、乞顏部自然不會把營帳搬到靠近東蒙古和遼東的可木兒溫都兒草甸,除非他們想把留在草原部族的老弱婦孺送到敵人的掌心。

倒是弱小的月息部,因為部族中沒有幾個那顏軍事貴族,分不到兀魯斯的戰利品,也就不願意出兵替忽必烈賣命,於是也就和東蒙古、遼東諸部前世無冤今世無仇,反而能放心大膽的跑到這裏來放牧,白撿了一片水肥草美的大牧場,而各大部族也順勢默認了這個現實,以月息部作為各部勢力範圍的緩衝區。

借著地處交界區、漠北草原部族和南方定遠堡交通往來的要道,月息部還悄悄和漢商們做著生意,剛剛過去的冬天,兀魯斯又是一如既往的沒有分給他們越冬度白災的物資,可借著和漢商交易,用羊毛、硝石換來的糧食、羽絨服、棉衣,月息部居然舒舒服服的渡過了這個冬天。

“唉~這樣的日子不要太好哦,長生天的眷顧,不會永遠在一個部族頭上呀!”氈房門口做著紡氈毯的老人家,經曆過被大部族排擠、草料糧食不足、冬天白災中苦苦掙紮、老人和婦孺接連死去的慘痛,對如今的安樂竟有些惴惴不安。

比起一無所有,剛剛得到溫飽的人們更害怕失去現在的一切。

漢商吳定南在旁邊走過,聽見這句話,便轉過頭笑眯眯的說:“哈,老人家,您就放心吧,多織幾塊毯子,不就能多換些糧食?越冬就不難了嘛!”

“是啊是啊!”蒙族老人連連點頭,加快了手上的動作,一邊織著氈毯一邊尋思:南邊大漢的東西無一不精巧絕倫,無一不便宜好用,就說他們的布吧,聽說是什麼機器織造的,質地細、又用得久,那呢子絨毯也比這氈毯好得多,部族中幾乎都不自己織毯子,而是賣羊毛換呢絨毯子了。

偏生漢商來,說咱們的手工毯子是什麼工藝品,要收購,價格還比他們賣的機器織毯貴!這不是長生天降下來的大好人嘛!

幾位蒙族老人抓著吳定南的手,絮絮叨叨的感謝了一番,這位遼東定遠堡過來的漢商和他們寒暄了一陣子,才訕笑著離開。

看著草甸子上潔白的羊群,接天連雲的碧草,還有那分外高遠的藍天,吳定南不由歎道:塞上風光,果然別於中原,吾皇何時能將此地納入漢土,令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刺兒-都!”牧人巴別兒並沒有注意到吳定南有些發怔的目光,他愜意的揮動著長鞭,龐大的羊群就在頭羊帶領、牧羊細犬驅趕下,咩咩叫著緩緩移動,遠遠看去,簡直就像一大片潔白的雲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