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章 收官二:技窮(1 / 2)

時代變了,當火槍取代長槍短刀、大炮取代弓箭床弩的時候,軍隊的整個運作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冷兵器時代,軍隊統帥和幕僚、謀士們組成了小規模的參謀機構,稱為幕府,陳琳討曹操的檄文中便有“幕府鷹揚”一句,後來這個詞被小日本偷了去用,實際上是咱們華夏老祖宗的專利。古代的戰爭中,幕府隻需要考慮陣型配置、軍心士氣、進兵路線、安營紮寨等相對簡單的問題,就基本上能解決問題了,而敵對雙方的用計,也就圍繞著這些內容展開,萬變不離其宗。

可現在不同了,楚風帶來了七百年後的信息,曆史走入了另外一條道路,老辦法解決不了新問題。

即以後勤而論,冷兵器時代的刀槍劍戟、箭矢弓弩都可以重複使用,基本沒有後勤壓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當兵的有口飯吃也就夠了!

大漢實行近代軍事製度後,用銀子堆出來的精銳士兵自然不可能像古代戰爭中臨時征召的農夫那樣對待,後勤供應增加了被服、罐頭、蜜餞、茶葉、火藥、槍彈、炮彈、手榴彈……其中單單是火藥就要按含硝量高低分為爆炸劑、槍用發射劑、炮用推進劑,變得極端複雜化,全由將領及其幕府解決,已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更有工程兵、炮兵、海軍艦艇水兵、軍醫、軍法、後勤輜重兵等專業技術兵種,任何一門要深入研究下去,都可以鑽研終身,要求作戰主官門門精通,那根本就是癡人說夢,即使諸葛孔明複生,韓淮陰起於地下,也決不可能做到!

楚風心說:又會開坦克,還能指揮潛艇,再加駕駛戰鬥機,呃~他一定是007。

解決辦法就是實行專業軍官製度、參謀部體係,集思廣益才能如臂使指。來自後世的楚風,以絕對權力推廣這些製度並不難,難的是讓人心悅誠服。

想了想,組織好語言,楚風反問道:“諸位將軍,你們當中有不少過去做過故宋的將官,現在又在我漢軍中任職,請問是做漢軍的將軍省事兒,還是宋軍的省事兒?”

“當然是漢軍!”王立一臉興奮,張世傑、蘇劉義不在的情況下,對這個問題他最有發言權。

“末將做故宋的官兒,若幹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一個安撫使從庶政管到軍政,從籌集糧草管到排兵布陣,事無巨細都要親力親為,便有幕僚也省不了多少力。這且罷了,還有賈似道那廝搞什麼打算法來為難咱們……哪兒像現在的漢軍!”

說到這裏,王立的眼睛都亮了,他死守釣魚城十多年,被汪良臣麾下鞏昌軍和東西兩川行軍元帥府的蒙古武士們圍在城裏死磕,年年如此,都快憋瘋了;自打漢軍馳援,四川局勢天地翻覆、風雲起陸,東西兩川幾乎一夜之間就全盤光複,他率兵出合川、下重慶、複成都,長驅大進,失去了鞏昌軍主力的北元各地官兵望風歸降,又出劍閣古道北伐漢中、長安,一路凱歌高奏,叫王立好不暢快!

“做漢軍的將官,卻是再簡單不過了,謀劃有軍屬參謀部一幹人負責,末將隻管最終決斷和臨場應變,軍法有軍法官掌管,不需末將費心,後勤是地方官負責轉運,蔬菜鮮貨則是軍需官拿現銀就地采買,又有承包商鑽天打洞的拾遺補缺,諸如黨項、蒙古、西域話的翻譯,諸如鮮活牛羊,隻要現銀子撒出去,什麼都能弄來……”

王立笑著拍了拍自己肚皮,開玩笑的道:“事情由繁入簡,軍中夥食又好,末將都胖了兩圈,要我說啊,這世上什麼都難,惟有做大漢的將官最簡單!”

眾人都笑,知道王立是開玩笑呢,漢軍將官的事務遠不如故宋軍中繁雜,可肩膀上壓的擔子卻重了不知多少倍,單單是北伐燕雲山東、收複河洛關陝,進攻作戰對指揮官的要求,可比故宋沿江防守不求寸進,高了不止十倍!

楚風倒是一本正經的點點頭:“所以說領導最好當嘛。我聽說如今廣南、琉球一代富庶,百姓子弟從商的興趣大過做官,常有人告誡子弟,說‘你要是不努力,將來什麼都不會,就隻好去做官了’,諸位聽聽,別以為屁股底下的位置很穩當,有的是從商不成轉而做官的人呢!”

將軍們一怔,然後轟的一聲笑開了,這話果然不錯,基層衙門裏的刀筆小吏,隻要認得字,會從政策、律法中尋章摘句,循規蹈矩就能做好,倒也不失為謀生的一條路子。

再看看楚風,嘴角掛著一絲自嘲的笑意,顯然他也為治下出現這種情況感到無可奈何:究竟是因為商業發達、生活提高,“公務員”的鐵飯碗地位相對下降而高興呢,還是應該對“朝廷命官”威嚴掃地感到鬱悶?

熬大營出身的軍人們,總是對文官有那麼些若有若無的反感,聽到楚風說出這種粗莽漢子喜歡的笑話,無形中好感大漲,王立此時想起來:哦,對了,帳中這位大漢皇帝,還有著統帥部最高統帥的身份,他不僅是全體文官的上司,也是咱們這些丘八的主心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