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章 決勝二:奇思妙計決勝負(1 / 3)

風輕悠悠的吹拂,西北仲夏的上午,太陽星君在黃道麵上展開了火傘,熾烈的陽光烤在熱氣球的球囊上,給它鍍上了一層輝煌的金色。

元軍大營西北方向二十裏,從六盤山大營沿涇河轉運糧草的一個千人隊,目瞪口呆的看著遮天而來的熱氣球,從千戶官到牌子頭全都傻了眼,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熱氣球拴在數十裏外的山頭上,看上去也就杏子那麼大點,哪曉得近了之後居然如此碩大無朋,數十部飛行於空中,竟有天地為之充塞的感覺!

熱氣球上,航空團上校團長、特種飛行技術教官沈煉俯視著腳下螞蟻般大小的蒙古兵,渾沒將他們放在心上。

敵人從六盤山沿涇水往東南打關中長安,漢軍從長安向西北迎擊,會戰於涇水北岸,按照作戰預案熱氣球就得到敵人背後的西北方向,涇水上遊來,這就必須要東南風的幫助——熱氣球可以微調方向,但決不可能逆風行駛,甚至風向和前進方向的夾角都不能稍大,球形氣囊可不像船帆那樣,能夠任意調節方向。

不過,當王恂“借“來東風的時候,沈煉就知道自己的任務將不會有任何阻礙了,因為在這個其他所有國家都沒有空中力量的時代,擁有了熱氣球,整個世界天空就完全屬於大漢!

用旗語發出命令,沈煉親自操縱熱氣球向下降落,來到距離涇河水麵百十米的高度,所有的熱氣球都參照他的動作,減小火焰、調整平衡,沿著涇河西北-東南的流向,一溜兒排開。

吊籃中,隻有沈煉和另外一位操作員,吩咐搭檔控製高度和飛行姿態,沈煉自己將吊籃中裝運的六個大木桶之一,桶底部的竹管子對準了吊籃底部為了此次行動而特意鋸的一個碗口大的圓洞,然後他擰開了大木桶底部的閥門。

“咦,南蠻子在朝河裏倒什麼?”岸邊運糧的千人隊中,有眼尖的士兵發現,打頭一隻熱氣球吊籃底下,有一大股黑色的、黏稠的液體,正向著涇河中傾倒。

莫名其妙!難道是要向河裏投毒?元軍千戶差點兒把大牙都笑掉,心道南蠻子就是笨,整整五十隻熱氣球,光天化日之下大張旗鼓的飛到上遊來投毒,便是白癡也不會喝這河裏的水了!何況前些天,阿術下毒沒放倒漢軍,他老人家已經下令全軍飲用山泉,防備漢人如法炮製了。

白癡,蠢貨!從千戶官、百戶官,一直到牌子頭和普通一兵,運糧千人隊的武士們哈哈大笑,都覺得漢人實在愚笨無比,他們饒有興致的看著這一幕,並且考慮要不要在漢人“投毒”完畢之後,再大吼著告訴他們,阿術平章早就下令不許飲用河中之水,想必那時候,漢軍的臉色一定非常好看吧?

但是,當第二個、第三個,乃至更多的熱氣球打開閥門開始向河中傾倒那種黑色的黏稠液體時,漸漸有人發現了不對勁兒。

蒙古人有見血封喉的奇毒,漢人也有砒霜、鴆酒、鶴頂紅、孔雀膽,有那麼千把、幾千斤就足夠讓水流慢、水量少的涇河變成一鍋毒水,哪兒用得著像現在這樣,嘩啦啦的朝河裏倒,動輒以數萬斤甚而十萬斤計算?

便是毒藥也須得花錢買,得來非常不易,大漢再有錢,也不至於要把涇河變成苦得難以下咽的毒汁濃湯啊!

黑色的黏稠狀液體,入水之後並沒有與河水融合,相反,漂在河麵上,濃稠的一層,在陽光映照下反射出詭異的光芒,順著河流緩緩向下遊淌去。

直到黑色的汙染帶向下遊漂去很遠,東南風才把刺鼻的味道傳入蒙古武士的鼻端,每個人都起勁兒的抽吸著空氣,對這種略帶硫磺氣息的物事,究竟是什麼可怕的毒藥,所有人都莫衷一是。

“不會吧,好像……好像是石脂水?”有位老兵一臉困惑的搖著頭,有點兒不敢確信。

“什麼,石脂水?”離他不遠的千戶官聽到之後,差點一個趔趄從馬背上栽下來。

石脂水就是石油,中華先祖從西周時代就有了認識,到了宋代更是廣泛用於生產生活,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延境內有石油……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鬆墨不及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鬆木有時而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