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章 雙雄會(一)(1 / 2)

無論如何,漢軍既然放棄了盧溝橋陣地,元軍便可以跨越夏季水流洶湧的永定河,直抵北平城下了。

忽必烈盡管心頭有些疑惑不解,但他很快就把漢軍的退縮歸結於怯戰——昨日下午慘烈的搏殺,漢軍的傷亡必定慘重,趁夜幕退卻,也是明智的選擇吧!

於是,激越的牛角號吹響,十餘萬大軍拔營起寨,灰白色的蘇錄定戰旗高高飄揚,忽必烈以戰勝者的姿態通過了盧溝橋。

一代天驕的心中,充滿了戰勝的喜悅,他苦苦回憶才發現,自從楚風和大漢這兩個名字傳進耳朵以來的八年中,大元朝的失敗遠遠多於勝利,這種喜悅就顯得非常奢侈而彌足珍貴了。

跨著高大神駿的禦馬通過盧溝橋,橋欄兩側的石獅子仿佛在向勝利者致意,忽必烈的心中,是那麼的不可一世,那麼的驕橫跋扈——即使是最大膽的估計,對麵大都城中守軍也決不會超過兩萬人,而忽必烈身後的蒙古武士足足有十餘萬之眾!

勝利就在眼前,簡直唾手可得。

不單單忽必烈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僅僅是蒙古王爺們盤算著進城之後該如何放手搶劫——事實上,巴鄰部、弘吉剌、主兒乞的族長和長老們,已經拿著大都城的地圖,在劃分各自的搶劫區域了。

即便是首鼠兩端的趙複,此時也覺得元兵勝券在握了,所以他迅速而徹底的調整了心態,對著忽必烈打吹法螺:“吾皇赫赫兵威,所擊無不摧糜,大都城既是吾皇所建,我大元天兵破此城豈非易如反掌?微臣提前恭賀吾皇重登光天殿禦座,居大都而臨禦天下,四振天聲、大揮土宇,肇萬世不滅之基,啟百代不易之業!至若南蠻子醜類,天兵一到必定如冰消雪化,俯首伏誅矣。”

“月兒魯那顏”玉昔帖木兒鄙夷的打量著趙複,身為漢人卻為同胞即將被屠殺而大唱讚歌,漢奸的行為即便在頭等蒙古主人看來,也十分卑劣無恥。

趙複隻是心頭苦笑,若說以前的忽必烈還需要漢儒來裝點門麵,那麼他現在的地位,簡直和大汗的弄臣,比如以前總是插科打諢的那位馬可.波羅相差無幾了。

忽必烈聞言倒是哈哈大笑,自從親口說出“萬萬顆人頭便是我蒙古的國祚,比渤海深的血海便是我大元的福祉”之後,徹底撕下了天子護衛萬民的假麵具,倒也暢快得很。他讚許的看了看趙複,這位大儒也不再說那些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廢話了,他倒會見風使舵,也算知情識趣吧!

哼,“得民心者得天下”,忽必烈想起這句話就氣不打一處來,大蒙古帝國征服三萬裏江山、無數個民族,刀下之鬼以萬萬計,無論統治西亞的伊兒汗國、統治俄羅斯的金帳汗國還是掌控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的中亞霸主海都,全都是以強弓勁弩、鐵騎彎刀披荊斬棘,昂首闊步走在世界征服者的道路上,若說得民心,大蒙古帝國從來都沒有得到過民心,卻如何征服這三分之二個世界並統治至今?

得民心者得天下,那都是漢人腐儒騙人的玩意兒,學來騙騙南蠻子老百姓可以,要自己也相信這些鬼話,隻除非不兒罕山崩塌、斡難河倒流!

忽必烈自信滿滿的一提韁繩,世界征服者以睥睨眾生的傲然姿態,揚鞭躍馬遙指北平城垣:“速破此城,永不封刀!”

===================

大同以東、宣德府以南,楚風正統帶西麵行營四個軍主力,涇水戰役的得勝之師,沿桑幹河向燕雲平原急進。

十六萬大軍,涇河戰役中因傷、病、亡減員三萬,按照步兵操典應該進入休整階段,但戰局瞬息萬變,斷斷不可能等待補充新兵、休息整訓,銜尾追殺將海都遠逐、擊潰這位中亞霸主的主幹力量之後,回師的漢軍甚至來不及打掃涇河南北的戰場,將打掃戰場、收容俘虜、安置傷病員的任務一古腦兒交給了西麵行營從四川帶過來的文官處理,轉身就向著燕雲戰場猛撲而來!

沿河而下的通衢大道,地處華北平原故而相當寬闊平坦,烈日下,騎兵們控製住馬速,小步慢跑著,在長龍般的隊伍前後左右遊動,組成戰場遮斷的帷幕,炮兵們跳上炮車和彈藥車,讓馬兒拉著前進,步兵們就得靠自己的兩條腿了,不過還算過得去,因為營帳、睡袋、鋪蓋卷之類的東西,都被甩在輜重車上,由馬兒拉著走。